金银花露 - 耽美小说 - 重生80之先赚一个亿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93

分卷阅读293

    ,忽然问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出口非洲国家的话,插头的输出电压合适吗?有没有输出是110V左右的国家?”

    说到这些技术参数,方明华可是如数家珍:“哦哦,这个不是问题,我们考虑到非洲国家有的是220V电压,有的却是110V,所以出口的那一批,都配了电压转换器。”

    邱明泉满意地站起身:“假如随时要一批大量的货,你们能拿出来那么多电压转换器吗?”

    方明华一怔:“可以是可以,但是……”

    他品味着邱明泉的话,心里忽然一个激灵,这个意思是?!

    方启在一边可憋不住了:“哎我说邱明泉啊,你不是说,能帮我爸厂里拉点生意订单啥的吗?”

    旁边的雷佳再也忍不住,从鼻子里轻轻嗤笑一声:“邱师弟,你还年轻,这满嘴跑火车的毛病,可要不得。”

    他扫了一眼邱明泉,略带讥讽:“学生而已,哪来什么能力拉订单?在外面不要乱说,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东申财大的人都爱吹牛呢!”

    邱明泉淡淡一笑,没有说话。

    旁边方启看看爸爸那明显失望下来的脸色,还有那头上的纱布,心里就是一酸。

    “爸,对不起。”他黯然低下头,“我同学也是好心……”

    方明华连忙摆摆手:“不碍事不碍事,有这个心就好了。”

    他心里暗暗骂自己糊涂。这可真是被积压的存货弄得焦头烂额了,只听到儿子说几句,就燃起了希望,竟然还当了真。

    眼前这年轻得不像话的孩子,可不就是上下嘴皮子一碰,随口吹牛么。

    坐在接待室里,雷佳拿出了调查表,方明华喊来了财务处的一个小科长,亲自解答他们一行人的问题。

    郑源凯教授设计的调查内容极多,雷佳主笔记录,邱明泉和方启协助整理,这一着急,可就有点顾此失彼。

    “您慢点,我这边来不及了……”雷佳反复问了几次,那个财务处的小科长就有点不乐意了。

    这老方从哪联系的大学生,弄这么多问题,他还有一大堆财务报表要做呢!

    “哎呀,我说你们就该带个录音机来嘛。”他有点不耐烦,“出来采访调研,不准备好工具可不行!”

    雷佳脸色一僵:“我们这是学术研究,选中你们做调研,你们配合好,也是给自己打响知名度!”

    那财务处的小科长也是个暴脾气,这一听,就冷笑一声:“哎呀,我们可不求你!”

    雷佳脸色涨红,天天在象牙塔里做学问,本就情商低,正要急赤白脸地反击,旁边邱明泉忽然淡淡道:“请这位同志继续说吧,你记不住的数字,我回去给你补充。”

    雷佳正没好气,直接就呛了回去:“你补充什么!缺的数字多呢,做学问来不得半点马虎,原始数据就想糊弄作假?”

    “哎哟呦这人还真是内心戏丰富!”封大总裁不耐烦地叫了一声,“自己蠢拖后腿,还张口就教训人了?赶紧怼死他,我看着他心烦得很。”

    邱明泉微笑着看向雷佳:“师兄,你缺哪几个数据。我刚刚都记住了,应该不差的。”

    雷佳狠狠白了他一眼,这个小家伙,是疯了不成!刚刚那个负责人可是说了几十种不同的财务数据的!

    “是吗?那最近两年的销售额?”他冷笑一声。

    “1992年年销售额836.5万元,1993年年销售额1187.83万元,首次突破一千万。”邱明泉清晰而流利地道,没有任何停顿,“还要别的吗?我也记得。”

    财务处的小科长张大了嘴,连忙低头去看手里的报表:“……我刚刚没说1993年的具体数字吧?”

    邱明泉唇角微扬,轻描淡写道:“对,但是你提到了1993年销售额比1992年增加了42%。心算一下就能得出来了。”

    雷佳在一边呆呆地看着邱明泉,就像是看着一个怪物。

    ……这是怎么做到的!一边听着,就随随便便记住了,而且还顺便心算了别的数据?!

    财务处小科长的嘴巴,张得比雷佳还大。他忽然站起身,使劲握着邱明泉的手:“哎呀小同学,你这水平,才代表东申财大的水准吧?服气服气,这才是大学生,知识分子啊!”

    接下来,宾主尽欢,其乐融融地把调研数据迅速拿到了手,那位财务处科长变得极为配合和热情。

    “那就先到这里吧。”小科长笑呵呵地转向邱明泉,“我还得去做股份制改造的工作,你们还有什么需要了解的,欢迎随时再来找我。”

    封睿忽然心中一动,急切地道:“多向他打听打听!”

    邱明泉立刻道:“哦,股份制改造是好事啊,的确可以大大激发企业活力。我们最近研究的课题,也涉及这个呢。”

    小科长看他很是对眼,也就热情地道:“是啊,不仅仅要在外面拉投资,更加鼓励我们自己的员工购买股份呢!”

    邱明泉心中一动。不用封睿指点,他立刻佯作无意地笑问:“怎么,你们这么大的国企,还需要外来投资吗?”

    小科长一拍大腿:“那怎么不需要?全靠国家投资,还要改制干什么,不就是放我们到市场上拼杀去么?外来企业、外来个人,只要是愿意,我们都欢迎投资!”

    ……

    方明华父子陪着邱明泉,漫步在去往销售科的厂区小路上,快到中午了,大太阳明晃晃地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不远处的厂房里的机器轰鸣整齐有序,一阵阵传入耳中。

    邱明泉注视着方明华头上依稀有点渗血的纱布,柔声道:“方叔叔在这个厂,待了挺长时间吧?”

    方明华憨厚地笑了笑:“是啊,从大学毕业,就分到了这。来的时候,这里还是山沟沟呢。”

    他目光依稀亮了起来:“那时候我们都属于部队编制,研究的产品是军用雷达为主,这一干,就是二三十年。”

    “叔叔老家不是这里人?”

    方明华点点头:“老家是东北的,这一来几十年,娶了这里的媳妇,结婚生子,真的成了川蜀之地的人啦。”

    做了一辈子军品研发,这几年缩减军费、精简编制,他们这些人才从部队脱离开来,改制成了自负盈亏的企业。

    转型也算顺利,一群在山里为国家奉献了青春、做出了那么多高精尖军品的技术员们,做台彩电,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

    一开始的成像技术、外观设计、模具精密度的确有点粗糙,比不上在此道浸淫多年的日系企业,可是他们不信这个邪。

    日夜不停地改进,一遍遍地试验,他们技术研发部的人员,这几年哪一年的节假日不是泡在厂子里,不眠不休?

    可是这市场就是打不响,他们真心不服气啊!

    “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