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露 - 历史小说 - 执玉伴兰时(双重生)在线阅读 - 执玉伴兰时(双重生) 第109节

执玉伴兰时(双重生) 第109节

    赛点(bushi),一个截点感谢在2023-01-27 23:59:16~2023-01-28 23:58:1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蛇院三年级生 10瓶;玻璃渣里找糖吃 5瓶;越鸟南枝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9章 朝议

    “臣以为不妥,若是女子皆迈出家门,不安于室,那我大凉如何繁衍生

    “臣以为不妥, 若是女子皆迈出家门,不安于室, 那我大凉如何繁衍生息。”

    末列的青衣小官揣摩着上峰的意思, 率先站出来打头阵。

    太子殿下远远瞧了一眼,是文官阵营的,勉强能算到沈相一系, 三年外放, 才调进京来。

    太子殿下记不清这人是在大理寺还是在六部中任职了。

    此人出列,好像是一个信号, 百官接连站出来附议,青红紫几乎站得满满当当。

    此时的党争界限,反倒没那么分明了, 无论从前是斗得多么你死我活,现在这群人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

    那便是将这异想天开的太傅,压制下去。

    若是能惹盛怒将这老眼昏花的太傅赶出京去就更好了。

    他以为他是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韩文公1吗?

    杜拂冲如今孤家寡人一个,行将就木,自是不需女子传宗接代, 才能说得这般轻松。

    沈相看火候差不多, 也站出来,持芴请言,“陛下,若真如太傅所言,那女子该如何入学,又该如何赋官?男女之防究竟还防不防?那又该是如何授课?要知晓, 女子与男子本就天生差异, 女眷安于内宅, 于他们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种保护。”

    “官家女眷若真如贫户一般,出门谋业,岂不是家中人皆面上无光。”

    紧跟在沈相后头的门下省侍中,趁着人多胆壮也说了句真心话。

    他是十年寒窗苦读过来的,学过的道理便是男子为天,女子为地,男尊女卑。

    太傅这话,实在恕他不能接受。

    从杜太傅石破天惊,燃沸了朝堂这一锅死水,到卫国公表态,与群臣反对,纷纷站队,局势明晰,还不到一炷香的时间。

    在四下悄声议论时,苏岐鸣举着芴板,走上前来。

    “大理寺苏岐鸣,赞同杜太傅之言,祈求陛下开女恩科,举女武试。”

    苏岐鸣摘下官帽,散下一头青丝,抹掉了脸上可以深化假扮男子的妆容,坚定道:“苏凌渊孙女罪臣苏祁年,恳求陛下开女恩科,不使天下失怙女子求告无门以致万劫不复,也不令天资聪颖的女儿家明珠蒙尘。”

    这变故一出,全场哗然。

    苏祁年用自己死死守着的大秘密,将杜太傅从炙烤的架子上替了下来。

    苏祈年在众目睽睽之下,双腿一弯跪了下去。

    “陛下,苏祁年自知罪犯欺君,死不足惜,但仍要直谏陛下,莫要使这世上再出另一个苏祁年。”

    苏祁年手背贴着额头,直直磕头直直拜向天子。

    耳边如何喧嚣,也全都与她无关。

    今晨临近殿时,兰时装成内侍官的模样,往她手里塞了一张字条,上头写了置之死地而后生七个字。

    杜太傅才提出开女子学堂,她便明白该如何置之死地了。

    这些人口口声声说着女子就该安于内宅,相夫教子,她倒要看看,如今知晓了同僚中便有女子,被狠狠打了脸后是要如何众口铄金将她摁进泥土里的。

    就算万劫不复,她今日也要搏出一个结果来。

    沈相瞧着跪在地上的苏祁年,心口突突地厉害,自己那不成器的儿子整条明都系在苏祁年身上,今日若是不能善了,它不光是保不住老师的子孙后代,还要失去那不孝子。

    而跪下地上的苏祁年,虽是女子,却像极了他被迫害含冤而死的老师。

    倒还真是承袭了苏门风骨,虽死不悔。

    而这时,也有一人,自殿外信步走近,青袍白裙,是昨日得了陛下旨意还未昭告天下的北境将军姜兰时。

    “北境军姜兰时,来与苏祁年同罚。”

    兰时并未跪,只弯腰施礼。

    沈相赶忙抓住了这个机会,抢在百官前问道:“小姜将军料敌先机,协助姜帅拿下突厥,何错可罚?”

    “自是罚臣与苏卿,妄图以女子之身,平外敌,除朝堂弊病的自不量力之罪。”

    兰时头上只别了支青玉簪子,瞧着既不华贵,也无气势。

    说出话来却字句如刃,砍得人生疼。

    几代将领都束手无策的边境大患,消弭于兰时入军后。

    九年前与外敌暗通款曲,害北境军折损在永夜关的叛徒佞臣吴穆,是在苏祁年入大理寺后受审的。

    此二女,的确是做到了许多男子都不曾做到的事。

    利国利民。

    文武百官气焰渐低,心思却一个赛一个地活泛起来,恨不得毕生的机灵都长在这时刻。

    若是仅有一个苏祈年,他们有百重法子让她做过的种种都抵给欺君的罪名,还死有余辜。

    可若是再添上一个姜兰时,许多话都得斟酌着能否出口。

    且先不论姜兰时在北境事,是陛下默许的,她身后还站着太子殿下与卫国公两座山这事。

    单说她连斩突厥皇室成员,安抚突厥旧臣,带突厥新王来京为质这事,放眼大凉,便没人能动她。

    更何况,武将能引得陛下忌惮的事,此生都不会发生在她身上。

    她是女流,造反也无法为帝,再加上,她如今是板上钉钉的太子妃。

    早前太子殿下亲往北境和上元节圆夜图的事,在京城高门间,已经是个众所周知的默契了。

    而且姜兰时若是成了太子妃,只会更方便陛下收拢北境兵权。

    天家父子,绝不会允许姜兰时有一丁点儿闪失。

    这一瞬,恨不得想透上下三代的文武百官,还真就不敢轻举妄动了。

    倒是兰时自己,朝百官递了台阶,“兰时此生志向是报国,不欲求什么封赏,为不负皇恩,兰时愿将陛下恩赏折半,一份求陛下宽恕苏家祈年的罪责,另一半,求陛下考虑太傅所求。”

    不是答应太傅,而是考虑。

    陛下也就在百官寂寂中允准了兰时的请求。

    如今能将这颗种子种进百官心里,还能保着苏姐姐全身而退,兰时觉着她这官位抛出去实在划算得很。

    陛下在百官死灰复燃的议论声里威严道:“苏祁年到底犯了欺君大罪,如今有小姜将军作保,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罢了她的官位,贬为庶人,众卿以为如何?”

    心思活络的,已经猜到陛下的心思究竟偏向哪一边了。

    扎着脑袋,不置一词,作壁上观。

    陛下候了片刻,见无人有异议,便着令中书门下下朝后拟诏颁旨。

    说完便散了这场惊心动魄的大朝会。

    在一片恭送陛下之声中,兰时搀扶起跪在地上的苏祈年。

    “苏姐姐可会遗憾没能保住官职?”

    本来有官员想聚拢过来,探听一二,还不待走近,便看见太子殿下快步过来了。

    哪儿敢上前,急忙离开这一块是非之地,有些事,不是有命听的。

    卫国公也瞧见太子殿下那急不可耐的模样了。

    摇了摇头,转而去寻沈相,一左一右掺着杜太傅退出大殿。

    苏祁年哪里是看不清局势的人,她笑道:“我这一路,走得战战兢兢,早就做好了身首异处的打算,如今还能全身而退,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陛下没有碍于君威非要治她于死地,百官也没有口诛笔伐,谴责她科举入仕。

    “苏姐姐,我与太子殿下的意思是,既然如今已无官身,那你便去做些你真正想做的事,不拘是什么事,只要远离京城,怎样都好。”

    陛下现在算是赦免了苏姐姐,不出一日,苏姐姐女子之身入朝为官的消息定会传遍京城。

    届时必定会有人问起,苏姐姐究竟如何入仕,是科举,还是借势。

    若有激愤学子抨击此事,那必定会从科举入手,等到那时,又是一番变故。

    “事不宜迟,早走为妙。”

    兰时握住苏祈年的手,趁机将一枚令牌塞进她手里。

    “你的担子已经可以放下了,现在你可以去你想去的任何地方,去北境,去岭南,去东南。”

    只要不在京城,众人视线里,那她就是安全的。

    “剩下的事,交给我们。”兰时往向太子,大凉变成他们两个共同期盼的治世江山,不过是时间问题。

    “好。”苏祁年收好令牌,不知是想通了个中关窍,还是被北境二字戳中了心思。

    “不会让你在外逍遥太久的,等京城的事有了眉目,我一定八百里加急催你回京。”

    兰时笑着送她。

    “兰时,保重。”

    苏祈年轻抱了抱兰时,匆匆退下。

    太子殿下正好能补上苏祁年空出来的这个位置,与兰时并肩而立。

    “可惜如今你还不能佩甲上殿,不然英姿飒爽的小将军往殿上一站,便能让这些读没了脑子的冗官好好瞧瞧,究竟什么叫德才配位,不让须眉。”

    他见过,既希望所有人都能得见这份英武,又希望从今后只有他一个人能瞧见那样夺目的姜兰时。

    兰时将头靠在太子殿下肩上,“我往后应当也没什么机会披甲了。”

    太子殿下在心底将这句话掰开重组好几遍,无论如何变化,心上人要卸甲为他戴红妆的念头却越飘越高,压都压不住了。

    兰时眼疾手快,在太子殿下有动作前挽住他的胳膊,“我想点一列北境军,再向太子殿下借两名飞羽卫,护苏姐姐一路周全。”

    作者有话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