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露 - 言情小说 - 深宫:弃女谋在线阅读 - 第409章 八百户食邑

第409章 八百户食邑

    齐昀初已经有了五百的食邑,再加的话,只加几十户拿不出手,怎么也得加个一百户才能符合皇帝的脸面,六百户已经是嫡公主的待遇了。

    至于再往上,林暄妍想都不敢再想了。

    “初儿已经有五百户的食邑了,再加……”林暄妍咬唇迟疑,“只怕惹人非议。”

    齐朝策满不在乎,“朕的女儿,谁敢非议?”

    林暄妍这才没有出言反驳,只带着甜蜜又苦恼的抱怨道:“陛下就宠着她吧。”

    齐朝策笑了笑,没再多说什么,只朝一旁的安山使了个眼神。

    林暄妍也没想到,齐朝策前脚刚说要加食邑,后脚圣旨就抬了过来。

    早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只是提前与她只会一声罢了。

    结果圣旨的内容再次超出了她的意料之外,不是可怜的只加几十户,也不是加一百户与嫡公主并肩。

    “……三百户……”

    林暄妍听到这三个字的时候,都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耳朵幻听了,再看其他人的表情,皆是一脸震惊。

    唯有跪在自己身旁的齐昀初,仍是一脸的懵懂。

    “玉妃娘娘,劳烦您替望舒公主接旨了。”安山笑着躬身将圣旨往前递。

    林暄妍呆愣的起身接过圣旨,差点都忘了谢恩。

    要不是现在人多,她只想打开圣旨,赶紧看看究竟是多少的食邑。

    直到回到房间,看到正坐在榻上饮茶的齐朝策,林暄妍仍是有些恍惚没能回过神来。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圣旨已经交给之柳去保管了,林暄妍只管牵着齐昀初过来谢恩。

    毕竟皇帝就在里头坐着,谢完了圣旨,哪能不谢本尊?

    齐朝策没让俩人又跪,“刚刚跪了这么久,不嫌疼?”

    林暄妍摇头,接圣旨是必须要跪的,可安山这次念得快,才跪了不到半盏茶的时间。

    要搁往常,传诵圣旨的太监总喜欢拖长声音,一盏茶的时间能念完,都算速度快的了。

    没等林暄妍说话,一旁的齐昀初就开口道:“我疼!”

    “父皇,我疼!”

    林暄妍才不信,问她:“比你上次踢到门框还疼?”

    虽然齐昀初的身边有宫人跟着,可小孩总免不了调皮捣蛋,前几日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对着门框就踢了一脚。

    巧就巧在没对准,将小脚趾给撞了,当时哭了好久才停。

    听到这话,齐昀初先是一愣,随即嘴一瘪,可怜兮兮的朝齐朝策伸手,“疼,要父皇抱。”

    林暄妍想扶额,是该夸她小小年纪就会演戏,还是该笑话她演技拙劣?

    想归想,林暄妍还是替齐昀初说话,“初儿这是想父皇了,自从上次陛下一走,初儿每日都会问父皇什么时候再来。”

    一旁的宫人也笑道:“娘娘说的是,昨日公主得知皇上要来,隔上一阵子就会问奴婢等人,皇上还有多久到。”

    齐朝策将齐昀初抱到怀里,听完这番话不由对她道:“初儿想要父皇抱,直接说就可以,不是要疼才能让父皇抱。”

    齐昀初听懂了,当即转“忧”为喜,“初儿不疼了。”

    齐朝策直接被逗得开怀大笑,笑过后便来逗齐昀初,“那便好,不然父皇还打算叫太医来,看看是不是要给初儿喝点药。”

    喝药!齐昀初当即就瞪大了眼睛。

    这段时间她的母妃天天喝药,虽然她都没瞧见母妃喝药的模样,但闻着药味,她觉得是难喝的东西。

    于是赶紧强调,“初儿一点都不疼!”

    林暄妍在一旁眼泪都快笑出来了。

    等这一茬过来,才有空问齐朝策,“陛下,方才的圣旨,当真是给初儿加了三百户的食邑吗?”

    林暄妍还是想确认一遍。

    “怎么,难道安山念的不是三百户?”

    齐朝策的话音刚落,安山就吓得跪了下来,“回陛下,奴才可不敢假传圣旨。”

    正受宠的大公主装疼叫童言稚语,他一个二十多岁的奴才,不管是哪一条都不敢和公主相提并论。

    “公公快起来,”林暄妍赶紧去扶安山,“本宫是怀疑自己听错了。”

    安山这才敢起身,苦着脸道:“娘娘,您没听错,圣旨里写的就是三百户。”

    上首的齐朝策也慢条斯理道:“如今咱们初儿的食邑,共有八百户。”

    虽然林暄妍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听到齐朝策肯定的回答,仍是觉得心里发慌。

    林暄妍将宫人挥退,才组织措辞问道:“国朝嫡公主的食邑也才不过六百户,初儿才两岁,食邑就到八百户,会不会太多了?”

    “嫡公主的六百户只是最基本的,朕只是让初儿多了两百户,不为过。”齐朝策道。

    “可是——”林暄妍觑着齐朝策的脸色,“朝中的大臣不会有异议吗?”

    “你呀,”齐朝策失笑摇头,“旁人只嫌赏赐少了,你倒嫌多。”

    “朝中大臣如何作想,这都不该是你操心的事。”

    听了齐朝策的保证,林暄妍才放下心来。

    虽然圣旨的颁布都不太可能是皇帝的一意孤行,通常是得到了朝臣的同意(不论是用何种方法让朝臣同意),但听到了明确的答复,还是不一样的。

    “那等初儿长大出嫁时,就不必再加食邑了。”林暄妍道。

    齐朝策没反驳,但也没答应,模棱两可道:“到时再说吧。”

    话是这么说,林暄妍却是听出了齐朝策言外之意——

    没有拒绝,意思就是极有可能还会给。

    林暄妍对这个回答很是满意,毕竟若是说会加,反倒像是一时的戏言;倒是这种不确定的回答,反倒极有可能还会再有。

    除非林暄妍问的是“等初儿长大,还加食邑吗”,如果齐朝策答“到时再说”,就有可能不会再有了。

    她怎么可能会嫌齐昀初的食邑少,虽说公主尊贵,可若是得不到帝王的宠爱,嫁了人也不一定能得到尊重。

    而象征着帝王宠爱最好的证明,就是食邑。

    公主只需宠就好了,若是皇子一出生就受尽万千宠爱,她才是真的要极力推拒的。

    至于宫里的妃嫔得知这个消息后,尤其是皇后会如何咬牙切齿,这些与林暄妍又有何关系。

    她只会看乐子,毕竟她在明光园,就算因嫉妒想动手,也是鞭长莫及。

    只是这次的齐朝策没能留在明光园过夜,下午才过半,就有小太监喘着气跪在地上禀告:“皇上,八百里加急的军情!”

    林暄妍的脸色当即就有些发白,可齐朝策却仍旧面色平稳,挥退了传信的宫人,还有空同林暄妍道:“朕下次再来看你。”

    “陛下……”林暄妍下意识的拽住齐朝策的衣袖。

    “无事。”齐朝策碰了碰林暄妍的脸,扬唇道:“许是捷报。”

    看着眼前胸有成竹的男人,林暄妍的一颗心这才慢慢安定下来。

    “那……”林暄妍放开手,起身行礼道:“嫔妾恭送陛下,也等着陛下带好消息过来。”

    “好。”齐朝策温声道,便带着宫人离开了。

    林暄妍站在宫门处目送齐朝策离开,等身影逐渐在视线范围内消失,身侧的宫人便有些稳不住了,一个个的脸上都有着焦虑的神色。

    “娘娘,可是出了什么事?”有胆子大的宫人小心翼翼的问道。

    林暄妍扫了那人一眼,“陛下都不担心,你怕什么?”

    如何能不担心,毕竟是在宫中待着,也算是天子近前,懂得自然比寻常百姓多。

    八百里加急的军情,可见形势严峻,谁知道是出了什么事。

    林暄妍抛下这句话后就回了殿中,之柳落后几步,没急着跟上去。

    “娘娘话中的意思,可听懂了?”之柳站在台阶上,居高临下道。

    大部分宫人俱是迟疑着摇了摇头,“还望之柳姐姐解答。”

    “娘娘说‘陛下都不担心’,可见皇上对此事是有很大把握的,倒是你们,”之柳扫了一眼众人,“别慌慌张张的将分内之事办砸了,到时就该担心自个儿了。”

    至于她跟在林暄妍身边听到那句“许是捷报”,就没拿出来说了,毕竟皇帝都没肯定,她可不能拿出来肆意传播。

    不过稳住宫人的心,这也尽够了。

    毕竟她们不敢瞧皇帝的脸色,只知道皇帝听到八百里加急的军情就匆匆回宫了。

    而回到里间的林暄妍,就撞见了寻过来的齐昀初,这次是真的要哭了。

    “母妃,父皇怎么走了?”齐昀初窝在林暄妍的怀里皱着小巧的眉头,“父皇答应带我游湖的。”

    林暄妍揉了揉齐昀初的头道:“父皇有很紧急的事情,要回宫去处理。”

    “那等父皇再来,可以陪我去游湖吗?”

    等齐朝策再来,得到霜降去了,白日里虽然气温还算适宜,但湖面风大,只怕齐昀初这个小身板承受不住。

    所以林暄妍没有第一应下她,而是道:“最近天气越来越冷了,初儿要穿的衣服也越来越多是不是?湖上可能更冷,如果风大就不去了,好不好?”

    齐昀初的小嘴一瘪,当即眼里就有泪在打转。

    “如果不去游湖的话,应该可以要父皇带你去爬山,好不好?”林暄妍柔声道。

    听了这话,齐昀初才哼哼着应了下来。

    她倒也不是一定要去游湖,只是想要父皇能够多陪陪她罢了。

    哄好了齐昀初,大皇子听了这个消息,吓得学都不上跑了回来。

    四岁和两岁毕竟还是有区别的,林暄妍在心里感慨。

    看着大皇子慌张的神色,林暄妍只好将之前说给宫人的话,重新组织了措辞同大皇子说了一遍。

    “真的没事?”大皇子确认道。

    林暄妍肯定的点头。

    其实她也品过味来了,若真是于国朝不利,就不该是小太监收到消息过来通传,而是丞相与兵部尚书过来逮人了。

    既然能等皇帝晃晃悠悠的回到皇宫再议,可见事情没那么糟糕,甚至有极大的可能就是齐朝策所言的捷报。

    只不过她怎么没听说哪里打仗了,不论是前世还是今生。

    这个问题没困扰林暄妍很久,才过了一日,明光园就得了消息。

    常王府上下,包括自从到了京畿就因为水土不服而没动弹的常王世子,被满门抄斩了。

    之所以是八百里加急的军情,是因为常王属地及其附近的官兵以为带兵抄斩的征东将军造反了。

    但因为他拿出了皇帝的密令,所以暂时没有动他,并赶紧将这个消息传回都城,问问皇帝有没有这么一回事。

    皇帝:有这么一回事。

    至于秘密抄斩的理由嘛,皇帝准备的很充分。

    毕竟是杀了亲兄弟,还是偷摸杀的,不给十全十美的理由,难堵悠悠众口。

    而作为一个皇帝,他最好的理由就是为了天下百姓。

    皇帝昭告天下,常王伙同官员对祈安江水患一事知情不报,导致万千民众流离失所,此乃大罪。

    然考虑到祈安江距常王属地不远,协助百姓灾后重建才是重中之重,这才不得不暂时隐忍。此为一。

    若直接派兵讨伐常王,恐致生灵涂炭,故密令征东将军在常王府松懈时进攻,出其不意将伤亡降到最低。此为二。

    通篇的为国为民,简直感人肺腑,上到白发苍苍、下到牙牙学语,不哭两声都对不住这样绝佳的君王。

    而征东将军之所以能出其不意的攻进常王府,还记得之前常王表示要散尽家财救助流离失所的百姓吗?

    皇帝要征东将军与其军士扮做去常王府搬钱财的,甚至连内眷的珠宝首饰都没放过,全搜刮了一遍,可谓是寸草不生。

    常王是敢怒不敢言,这不被一锅端掉之前,好不容易听说要走了,很是松快了一阵。

    就是这一放松,结果引来了灭门之祸。

    不过这段消息乃是后话了,详细的军事部署没那么快流传出来。

    但不论如何,征东将军都是立下了大功,有功之臣得赏,他在宫中的女儿自然也得赏。

    这下谁还记得得了三百户食邑的齐昀初,皇帝每逢旬日都要过去瞧的林暄妍。

    柯婕妤、不对,是连升两级的柯昭仪了,离妃位仅剩一步之遥。一丛花令的深宫:弃女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