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露 - 都市小说 - 华娱1997在线阅读 - 华娱1997 第423节

华娱1997 第423节

    原时空,今年金鸡奖影帝影后得主是刘火华和国际章,全是中戏96班的人,如果说这里面没有中戏的面子情,恐怕也不尽然。

    而上述这些人,大多也都是电影家协会甚至是金鸡百花奖评委或其的亲朋好友、同事故交。

    平时看起来不起眼,关键时刻就凸显出来了。

    这也是为啥同为商业片,《男人恋爱时》的曹轩入围金鸡影帝,《手机》葛大爷连个提名都没有。

    因为曹轩算半个自己人,冯裤子则根本不受金鸡奖待见………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事故。

    这也是曹轩明知道金鸡奖偏爱文艺片,却仍然保留底气的缘故。

    曹轩连同其他主创回答问题了半个小时,勉强满足了在场的大部分记者。

    下一个流程,就是电影首映播放。

    一章写不完

    分开太影响大家观感,打算将两章合并一大章,明天发

    第406章 绣春刀、飞鱼服、锦衣卫(除夕快乐)

    陈茂是一名资深影迷 业余影评人。

    之所以是业余影评人,是因为他刚刚成为影评人不久,或者说他是一个被影评人圈子没接纳的野路子。

    但这不意味着陈茂影响力差,

    网名【毛毛橙】的他,在企鹅博客很红,拥有50万 粉丝,比许多明星的粉丝还要多。

    这也让陈茂成了企鹅博客非明星公众人物的素人网红代表之一,也是第一批拿到黄v的素人博主。

    而陈茂赖以成名的就是评价当前新播出的电视剧和电影,或贬损吐槽或夸奖安利。

    最初成名是1月份播出《马大帅》,他作了一系列的专题博客介绍,

    累积博文超过120篇,硬生生以一己之力把《马大帅》在企鹅博客带红,听说老赵还派人联系他,想把他收入麾下,但被婉拒。

    另一个代表作就是繁星的《铠甲勇士》系列,陈茂评价很高,誉为中国特摄剧的里程碑。。

    不过要说起真正让陈茂成名出圈,狂揽50万粉丝的,还要说是《燕双鹰》系列。

    《燕双鹰》系列,2001年播出第一部,也就是燕双鹰学本事杀土匪,然后和日本浪人对战,媳妇死了,自己重伤被八路军收留。

    去年播出的《燕双鹰2》,说的就是燕双鹰加入八路军,一鸣惊人,各种孤胆英雄,然后组建武功小队,疯狂杀鬼子的故事。

    范小胖饰演的女主,是一个汉奸县长的女儿,不满父亲当亡国奴,各种反叛。

    后来意外帮助了燕双鹰,然后各种巧遇,最后加入燕双鹰的队伍,负责小队的情报分析和后勤,同时各种利用她爸帮助武工队。

    期间对燕双鹰产生爱意,天天倒追,不过燕双鹰还想着第一部之前死的姐妹花(李兵兵),不敢接受。

    最后范小胖这个角色通过她爸破坏鬼子行动,被她爸发现,为了保命,汉奸爸将她告发给鬼子,

    范小胖被捕,受尽折磨,不吐一言,鬼子没办法,就打算当众处死,但实际是为了拿她当诱饵,干掉燕双鹰。

    而燕双鹰等人确实准备劫法场,范小胖知道是圈套,想办法当众自杀,让鬼子阴谋破灭。

    后来,燕双鹰干掉了那个杀人的鬼子中佐和范小胖的汉奸爸,为她报了仇。

    这故事怎么说呢,未来的抗日剧不说演烂了,起码不怎么新鲜,但在2003年这个剧情远达不到老套的评价。

    范小胖饰演的女主极为讨喜,大义和小家分的极为清楚,性格大方不扭捏,勇敢追爱,聪明伶俐,能力出众不给队伍拖后腿,最后为了战友,自我牺牲。

    但是话又说回来,《燕双鹰》系列毕竟是走英雄路线,主演能力就比较“出众”。

    比如说武工小队,燕双鹰本人不必说了,【半人半鬼,神枪第一】,本身格斗能力和智谋以及其他方面也是顶级,堪称人类天花板

    尤其加入了组织后,得到了信仰的加持,战斗力更胜一筹。

    在《燕双鹰2》一个情节,他一个人用两把盒子炮(子弹充足),靠着复杂地形的巷战,硬生生阻击鬼子的两个满编小队。

    最后干掉了20多个鬼子,全须全尾的从容离开。

    武工队还有一个投弹手,方圆100米的距离误差不超过2米,50米之内百发百中,绝对的近距离人肉迫击炮。

    不,迫击炮都没他准……

    此外,还有一个演员晋松饰演的壮汉,武僧出身,力大无穷,轻机枪在他手里跟机关枪一样,随便突突。

    还有一个倒斗的盗墓贼,擅长破解机关,伪装挖洞,一把洛阳铲,能从城门口挖到城里宪兵部,外号【土行孙】。

    为了防他,女主被抓后都是用悬空加固多重铁笼子,放在院子里,周围七八个哨卡,24小时不间断看管巡逻。

    包括女主范小胖,其实也算是个天才,过目不忘,思维缜密,还是个捞金小能手,让武工队衣食无忧,吃香喝辣。

    某种意义上,这都不能算是武工队了,而是一个低配版的超级英雄团队。

    也正因为如此,和许多人所能理解的抗战不同。

    虽然这里面的鬼子狡诈阴险,汉奸滑不溜手,甚至给武工队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但还是让部分观众接受不能。

    陈茂就是其中之一,他就对《燕双鹰》系列作出了各种的吐槽,质疑燕双鹰太非人类,完全是部“雷剧”。

    为此,《燕双鹰》系列官方博客亲自下场,与陈茂展开论战,举出了很多我军战神。

    号称【单兵之王】的胡修道,还是新兵就参加了上甘岭战役。

    在战友全部伤亡的情况下,一人坚守阵地整整一天,击退敌41次冲锋,歼敌280余人。

    同样是在上甘岭,【狙神】张桃芳在32天之内,一人以442发子弹,击毙214名敌人,让美军和联合国胆寒。

    志愿军英雄李飞,带领6人小组,挡住了美军两个营加荷兰一个营,消灭敌人360 ,自身0伤亡。

    那位说出【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反击】的庞国兴,三个人端了一个炮兵营。

    凡此种种,我军这样的传奇战力和兵王战神很多很多。

    个个都是跑到地府,啪啪啪扇阎王爷几个大嘴巴子,然后大摇大摆回来的主儿,燕双鹰和他们一比,也就勉强算是“及格”。

    之后考虑到某些人,《燕双鹰》官博还列举了几个国外战神传奇。

    最著名的就是那位人类狙击之王西蒙海耶,在苏芬战争期间,不到四个月杀了542人,平均差不多每天杀4.5个人,真正意义上的杀人如宰鸡。

    身为《燕双鹰》系列的编剧兼导演,钱雁丘也在博客回应,说是燕双鹰本人其实是融合了兵王战神的经历,而且还是兜着写的。

    毕竟现实不需要逻辑,而影视作品不行。

    燕双鹰狙击逃离两个鬼子小队都有人不服,要是像庞国兴一样,把两个鬼子小队全部俘虏,外界都得炸锅。

    但实际上,鬼子后期投降阶段,班排级的小部队直接接管人数数倍甚至数十倍超过已方鬼子部队投降都是常有的事。

    后来这件事还引起了不少网友,尤其是被某些人称之为【愤青】和【五毛党】的爱国青年对我军英雄的崇拜,提前挖掘了不少资料为大众所知。

    陈茂也收回了“雷剧”的评价,但仍然对《燕双鹰》系列不太感冒,但不管怎么说,他因为《燕双鹰》出名,《燕双鹰》系列也因他在网上爆红。

    虽然口碑仍然是两极分化,但影响力确实是进一步出圈。

    张子剑也因为燕双鹰和《铠甲勇士》风鹰侠的梗名气大涨。

    更牛掰的是,他的两个“女人”分别是李兵兵和范小胖,而之后的《燕双鹰3》将有两位新女主出场,暂定高缘缘和柳妍。

    前者更多的是大客串性质,并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女主,很快就杀青,柳妍戏份更多些,

    而后的《燕双鹰4》和《燕双鹰5》,拟定女主人选里有杨雪,大蜜蜜很可能也会参演,中戏02班的郭真霓、兰曦等、03级的张丽也在备选之列。

    刘天仙就算了,顶多客串个我军护士或者傻白甜群众,当《燕双鹰》系列的女主太违和了。

    同时,《神探狄仁杰》系列的女主如燕,如无意外由董萱参演。

    考虑到和张子剑搭戏的女主阵容,未来张子剑很可能成为被不少lsp羡慕的对象。

    男人当做燕双鹰!

    女人应该会避之蛇蝎,太费老婆了,天煞孤星之命………

    再说回陈茂,本以为经历《燕双鹰》一事,自己得罪了繁星,没想到这次《绣春刀》首映式,人家专门向他发了邀请函,甚至包食宿路费。

    当然,繁星并不只请他一个,企鹅博客及相关网站有影响力的素人影评人,繁星都发了邀请函,并考虑到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兼职,且变现能力有限,包了食宿路费。

    这也是首次重视网络素人影评人的院线电影。

    在此之前,内地电影都是以那帮专业影评人和媒体为主,一部电影的口碑高低,很多时侯都是以这些影评人为主要基调。

    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时代的发展,大众声音的越来越响。

    尤其是天涯论坛、百度贴吧、企鹅博客等社区网络平台的陆续崛起,网络舆论对一部电影口碑的影响越来越大。

    目前大部分的电影片方,还没有从以往的固有观念转变过来。

    原时空直到明年的《无极》上映,陈大导被推下神坛,大家才意识到网友们的力量。

    而曹轩有金手指,自然比其他人反应更快,尤其是企鹅博客上线,产生了一小部分有影响力的业余影评人。

    他们一篇影评所产生的影响,通过互联网的便利传播,乃至要超过不少专业影评人。

    而此时的网友,很大一部分都是年轻群体,算是电影票房提供主力,所以网络宣传已经可以取代媒体和线下,成为电影宣传的第一利器。

    之前《男人恋爱时》曹轩已经尝到了网络宣传的甜头,眼下借助今年推出的企鹅博客,更是要加大力度。

    去年的新浪虽然合作的不错,但终究不如企鹅是自家主场更有力度,那宣传造势,跟不要钱一样………

    当然网络宣传归网络宣传下,专业影评人和媒体方面,以及线下路演曹轩也没闲着,

    虽然网络崛起,但并不意味着其他方面的宣传不重要,甚至这些目前为止占据仍然电影宣发的绝对优势。

    今天首映式到场的专业影评人和媒体,比陈茂这些素人影评人,绝对只多不少。

    ………

    坐在前排的陈茂看着回答问题的曹轩等人,也不忘在自己的本子上记录了一下要点。

    这首映式不是白来的,人家繁星诚心诚意的希望可以他们看完电影,出一篇影评稿子发在博客,甚至给予了一定润笔费。

    而且条件也很宽松,只要不是抹黑偏见,可以让影评人自由发挥。

    也正是这个条件,打动了陈茂等人,

    他们这些人基本都是资深影迷或者电影爱好者,做影评人都是出于爱好或坚持,而且因为刚崛起,还比较有情怀,节操有保证,暂时不会轻易为五斗米折腰。

    等再过两年,大多数人尝到了恰饭的甜头,都成了新的影评人老油子,所谓的创作自由不过是要价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