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露 - 历史小说 - 在八零年代搞钱在线阅读 - 在八零年代搞钱 第236节

在八零年代搞钱 第236节

    他眼中一下子冒出了熊熊烈火,“不就是自动转吗跟定时吗!”干了!他就不信折腾不出来。

    沈夏道:“这事不急,一年半载做出来都不要紧。”毕竟卷发棒才上,新卷发棒可以往后推一推。

    等这一卖饱和了再推新款也是可以的。

    沈夏现在是一点都不急的。

    吹风机那边她也有新想法,现在的吹风机除了外壳之外,改良上虽然有进步空间,但也快到极致了。何不继续研发负离子吹风机呢。

    虽然是后世很久之后才出来的,但是只要找好人才,未必研究不出来。

    大学生,研究生,还有留学归国的,总有人才。

    负离子吹负机这个慢慢来,把这记在未来发展规划上面。

    很快,就到卷发棒全国上架的日子了。

    京市跟深市那边是主城市,因为沈夏在这边,孙富贵在那边,两人管得多一些,其他城市也有,但是新货上架的排场是不如这两边的。

    放鞭炮,舞龙舞狮,请歌舞团的人表演。

    热热闹闹的。

    除了这些,还请了好几个长闲发的漂亮女生过来当模物,让明店长跟他店里的工作人员演示怎么卷发头。

    沈夏还请了一个主持人,让主持人掌握节奏,不光演示,还请观看的人上台自己操作。当然了,还少不了抽奖活动。

    有奖品。

    这一天真是欢快又热闹。

    除了沈夏请来的报社的人来拍照写稿之外,竟然还有三家报纸自发的给‘宣传’了,主要是描写活动的盛况。

    对这沈夏来说也是好事。

    后来,她虽然没有给宣传费,便是给每家报社都寄去了一个新出的卷发棒。

    里头有说明书,有使用方法。

    工厂是有维修部的,如果卷发棒有质量问题,或者维修问题,一年之内是可以寄过来免费维修更换的。

    反正。

    这次的售后做得极好。

    前有吹风机,后有卷发棒,这‘春风牌’好像更响了。

    一般人买吹风机跟卷发棒,就认这个牌子。

    沈夏的事业蒸蒸日上。

    同样的。

    因为卷发棒突如其来的爆火,有不人盯上了这么卷发棒这么个东西,明里暗里都有伸手想把这‘牌子’买下来或者直接‘抢’过去的。

    这次沈夏倒没为难。

    因为都是跟国营大单位的合同,直接让那边的领导出面的,这国字的单位招牌一出,什么牛鬼蛇神都缩回去了。

    这场合作,还是利大于弊的 。

    后来的几个月,沈夏没遇着什么难事,就是天气越来越热了,这挺着肚子有些不好受。后来预产期还有两个月的时候,她跟梁松搬到了梁爷爷那边。

    提前了一个月过去。

    这预产期前前后后的,肯定也没那么准。

    而且,梁爷爷这边有小车,真要是半夜发动,还可以让梁松开车送她去医院。

    梁松会开车。

    这边还有专人做饭呢,沈夏住得挺舒服的,工作也减少了。所有的事情都上了轨道,有些陶莉做不主的事,才会问她。

    八月,最热的时候。

    沈大国急急忙忙的打来了电话,找沈夏的,“夏夏,成东又出事了,你问问小梁,有没有办法把让成东出来。”

    他们那边是什么法子都使上了,都不管用。

    “爸,成东不是在干得好好的吗,怎么会又出事呢?”沈夏问。

    “最近严打,成才先前进局子的案底又被翻了出来,不光成东出事了,先头那个姓毛的女的,也被抓了! ”沈大国是为沈成东急,“成东是无辜的,这严打旧案重查,说不什么也不信,要把以前的人证叫过去再问一遍……”

    问清楚了,可还是不放人。

    沈大军急啊。

    想到侄儿沈河在公安局,就来找沈大国了。

    沈大国去找了二儿子,可惜,二儿子办事一板一眼,说按规章制度来,冤枉不了好人的。

    沈大国一看二儿子不管用,就赶紧去找大儿子沈山了,沈山下基层了,都二个月了,一直在乡下没回来呢。

    找不着人。

    沈大国只好把主意打到了沈夏这边。

    女婿是法院的,总知道些内幕吧,而且,女婿的表哥大同家背景挺厚的,说不定可以帮上忙。

    “爸,梁松上班还没回来呢,等他回来我问问他。”

    “行,记着别忘了。”沈大国再三叮嘱,这才挂了电话。

    沈夏想起来,七月的时候,梁松是提了一下严打的事。当时她觉得家里都是尊纪守法的人,也没有混黑的,没什么可担心的,就没在意。

    可万万没想到,先前被人污蔑的的沈成东又倒霉的被抓了进去呢。

    -

    安市。

    孙秋枝哭成了泪人。

    沈成东又被捉到局子里去了,明明这孩子什么事都没犯啊,那么老实的一个孩子。

    “公安局是个讲证据的,咱们家成东有人证有物证,不会有事的。”沈大军安慰着孙秋枝,他心里跟孙秋枝一样急,可是他不能表现出来。

    大儿子出了事,二儿子成才却联系不上了。

    孙秋枝现在就指望沈大军能把儿子救出来了。

    沈大军不成,他不是还有兄弟吗?

    他兄弟的儿子女婿是有出息的。

    想到这,孙秋枝哽咽着问沈大军,“大哥怎么说?”

    “大哥说,他去问过了,女婿在上班,还没回复。”沈大军眉头紧锁。

    孙秋枝望着他:“大哥就只是去问了?沈河那边呢,大哥就没让沈河干点什么,还有沈山呢,他呢?不管成东啊?”

    “沈山最近一直基层,说是去的乡下,说是要去半年。”这才二个月,回不来的。沈大军说,“沈河那孩子你是知道的,说是插不上手。”

    “一个两个都是借口,”孙秋枝这一哭一气,胸闷得很,“要是出事的沈夏,看那两兄弟慌不慌。”不过就是因为沈成才是堂兄弟,隔着一层,所以爱搭不理的。

    正说着。

    孙秋枝的娘家来人了,“你这铺子怎么不开张啊,不开张哪有钱啊?”这少赚一块,他们就少分一块。

    这娘家人能不急吗。

    “赚赚赚,你们就知道赚钱,成东被关起来了,你是成东的亲舅舅,你都不说想想法子,只关心赚不赚钱! ”孙秋枝又气了一回。

    “这要不干亏心事,这哪能关进去啊。”孙秋枝这娘家大哥说,“你啊,少操些心吧,这成东关进去,以后可就没法给你养老了,我觉得吧,你还是开门做生意,多赚些钱,以后自己给自己养老。”

    是这个理吧。

    孙秋枝跟娘家兄弟吵了一架,这店啊,她还就不开了。

    这钱,还就不赚了。

    家里出了事,她没心情开店赚钱。

    娘家兄弟没吵过孙秋枝,还想动手,可有人高马大的沈大军在,又不敢动手了,只是在嘴上争辩几句,走时还说会再回来的。

    晚上,孙秋枝带着沈大国去了吴桂英家。

    孙秋枝看到沈大国,急忙上前问,“大哥,夏夏她丈夫有回话吗?”事情怎么样了。

    沈大国脸色沉重的点点头,“小梁说了,这事你们只能等。”然后叫两人进了里头屋里,关上门,这才说,“千万别用钱打点,就让那边慢慢查。”

    梁松说得很严重,本来没事的,要是用钱打点了,反尔会出事。

    走正程序就行了。

    孙秋枝摸着口袋里的钱,“这样行吗?”

    这不用钱,又不认识厉害的人,能把儿子弄出来吗?

    “你信小梁。”沈大国说,“他肯定比咱们知道得多一些,你们就别乱来,等着就是了。”

    孙秋枝看向沈大军。

    沈大军道:“听大哥的。”大哥那女婿看着是个可靠的人。

    孙秋枝心烦意乱的。

    吴桂英看到孙秋枝过来,也没说什么,孙秋枝家里遇着事了,以前有再大的矛盾,她肯定不会这个时候说酸话赶人什么的。

    当然也不会主动说让自己家孩子帮忙。

    这种事,别帮不上忙还把自己搭进去。

    能搭把手就搭一把,搭不了那就不搭,总归是自己家孩子更重要。

    孙秋枝走时,还喊了吴桂英大嫂,本想奉承两句,可心里差又实在提不起劲。

    想着大嫂也不是计较这些的人,于是就走了。

    到了家。

    孙秋枝跟沈大国商量,“真听大哥的?那董家都给里头送钱了。”真不用送吗。

    说不定就放出来了呢。

    沈大军道:“那董家跟咱们又不熟,听大哥的,要是听了大哥的成东还出不来,那咱们就去找大哥。”到时候大哥不能不管,毕竟这主意是大哥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