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露 - 历史小说 - 在八零年代搞钱在线阅读 - 在八零年代搞钱 第213节

在八零年代搞钱 第213节

    “奶奶。”小文瑞贴了贴吴桂英的脸。

    吴桂英笑得更开心了,乖孙乖孙的叫。

    沈山看吴桂英这样,放了心,然后好好跟小文瑞说了在这边住的事,就过几天他跟方如凤过来接孩子。

    小文瑞歪着脑袋,若有所思,然后点了点头。

    晚上。

    吴桂英挨着小文瑞,睡得特别香。

    第二天,她整个人感觉又活过来了,精神十足,因为在带孙子,把到店堂食给停了,这几天不做。

    店里售卖一些卤菜跟零食,瓜子花生都有,她还让沈大国去进了一些日常用品,搁在店里卖。

    电视嘛,还是跟以前一样,有节目的时候打开。

    今天的人倒是多了很多,有些来吃麻辣烫跟炒饭,见没了,还有些习惯呢。因为没了堂食,这活一下子就了很多。

    武子强早上来了。

    吴桂英让他帮着去收些菜回来,有做腌菜的,有做酱料的,还有来送野味的,就是之前的山里人,大老远的带着野味过来,以前他们就在这边卖的。

    最近沈成才去了深市,还准备长留港市,不回来了,这野味的生意也没人做了。

    吴桂英就让武子强都收了。

    武子强干活真是没说话,一点都不愉懒,吴桂英越看越喜欢。可惜她就一个闺女,要不然,像武子强这样的老实孩子,还真是当女婿的好人选。

    因为没开堂食,这武子强来了就是去进运货,觉得对不住这每天赚的钱,就跟吴桂英说,要是没活他就不来了。

    省得让吴桂英白花钱。

    吴桂英还真有件事让他干。

    这野味收多了,得卖。

    安市这边的销货价有点低,她就琢磨着问问沈夏,上回这野味是怎么卖的。

    吴桂英找了电话亭,等了半小时,总算是等到电话了,给沈夏家打过去,没人接?

    又给四合院那边打过去,还是没人接。

    她犹豫半天,最终还是没有打到梁爷爷那。

    夏夏不在家啊?

    吴桂英失望的回到铺子。

    等会还要去沈山单位的托儿所接孙子。

    等晚上,吴桂英把孙子交给沈大国,又去外头找电话亭了。

    这次等了半个小时,总算是接通了。

    “夏夏,你中午不在家啊?”吴桂英问。

    “没在,最近这几天都在大学学校,”电话里沈夏说,“公司要开发一个新业务,想找些大学生。”可惜,跑了几所大学,那些人都看不上这个‘民营’企业。

    大学生前途无量,好多毕业就能分到好工作,压根都不理会沈夏。

    吴桂英问:“顺利吗?”

    “还行。”沈夏不想跟吴桂英说这些烦心事,既然大学生招不着,那就去大工厂里看看,有些经验老道的技术工,也是很厉害的。

    沈夏只说自己这边都好,又问了些吴桂英的情况。

    吴桂英跟沈夏一样,不想女儿担心,说这边都好,“就是你二婶没做了,之前李寡妇也有事,这边就武子强过来帮忙,这堂食就没做了。”

    沈夏一听就感觉不对。

    妈一向以赚钱为重啊,怎么会突然不干吃的呢。

    吴桂英话头一转,“你那野味当初是怎么卖的?多少钱卖的?”她说,“之前那些山民送到我门口了,我收了一批,现在量挺大的,这边饭店价钱压得低,直接卖了挺不划算的。”

    野味简单。

    找火车站的一位认识的列车员,把野味送过来就行,到时候她帮忙卖,钱再打到吴桂英的账上。

    吴桂英听着不放心,“要不,让子强送过去吧。”

    子强。

    沈夏听了半天才反应过来,这说的难道是武子强。

    看来她妈跟武子强相处得不不错啊。

    沈夏自然不会反对,只不过,以武子强那性子,会愿意一个人坐大老远的车把吴桂英的东西放到京市吗?

    会。

    吴桂英非常笃定。

    只要给工钱,武子强愿意干的,有一次武子强说漏嘴,还说去水泥厂扛大包了。

    电话最后,吴桂英叮嘱沈夏,“你别成天往外跑,好好跟梁松过,早点要个孩子,这工作的事差不多就行了,”又说,“要是钱不够花,跟妈说。”

    孩子的事,操不完的心。

    “梁松跟我都有工资,不缺钱。”沈夏自然不会要吴桂英的钱。

    通话结束。

    吴桂英干劲满满的回家了,路上开始想新思路了,先前夏夏说,等天气好了,可以做盒饭,这个省事。

    这个先不急,文瑞还在这边呢。

    等方家的事解决了再说。

    -

    京市。

    沈夏挂完电话就给大哥家打了过去。

    接了。

    “大哥,妈那边是不是有什么事?”沈夏问。

    沈山声音疲惫。

    听沈夏问,就说了二婶的事。

    沈夏听到二婶另起炉灶并不觉得意外,就二婶那攀比劲,什么都不干才奇怪呢。

    “大哥,大嫂家的事怎么样了?”沈夏又问。

    “没什么事,不早了,要去休息了。”沈山说。

    “大哥再见。”

    沈夏挂了电话,在想,二婶开了店,肯定是跟风。如果是这样的话,安市的麻辣烫太多了,没必在再开下去,换个什么营生呢?

    不知怎么的,她一下子想到了深市的罐头厂。

    罐头。

    那边只有甜味的罐头。

    还没咸味的。

    她妈酱料味道特别好。

    她不由得想起了上辈子的知名酱料品牌。

    也许,她妈也可以试一试。

    别的可以跟风,这开罐头厂,酱料厂可以跟风吗?

    作者有话说:

    第96章

    有结果了

    过了些天。

    商场的款到账之后, 沈夏跟孙富贵打了一能电话,说的是罐头厂的事。

    沈夏跟孙富贵说:“最近我没办法过去了,钱我打到你账上, 你把罐头厂盘下来。”

    对于罐头厂的事, 孙富贵一向不太热心,还说呢, “那些罐头厂的员工盯着那厂呢, 他们知道换了老板, 要是还开罐头厂,他们就不走。”

    他还提醒沈夏, “那些老员工凑在一起, 就是个小团伙, 咱们接了厂,初来乍到的,要是真让他们继续干, 咱们可指挥不动。”

    要是他盯着罐头厂,那些人肯定也翻不了风浪,可问题, 谁有空闲专门盯着那个小破厂啊。

    罐头厂效益一般,就算要起死回生那还要些时候呢, 还不如赚其他钱呢。

    沈夏早有打算:“罐头厂那边, 你先问问杨厂长哪里人可用, 哪些人不可用。杨厂长要是没地方去,也可以留下来, 他在罐头厂干了大半辈了, 产生罐头这事他肯定比我们更熟。他这个罐头厂最大的问题就是销售问题。以后买下之后, 销售这块不用他管, 他只管好好干。”

    这样的话,事就少多了。

    孙富贵听着还不错,“那这罐头怎么销?还是按吹风机的老办法吗?”

    沈夏道:“这个不用,罐头做成两种,一个是平价的,一个是高端的,高端的就用最好最大的水果,卖的时候就把价钱标高一些。平价的罐头我们走薄利多销的路子。”

    想到又说,“高价的控制一下数量,不要生产太多。”

    孙富贵听明白了。

    沈夏还有一件事要麻烦孙富贵:“你问问杨厂,罐头厂的生产线能生产瓶装酱料吗?”

    这水果罐头跟酱料都可以用玻璃瓶装,这封口原理是一样的。

    她觉得这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但为了确定一下,还是得问问杨厂长。

    孙富贵一愣:“你怎么突然提到酱料?”

    这罐头跟酱料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