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露 - 历史小说 - 在八零年代搞钱在线阅读 - 在八零年代搞钱 第190节

在八零年代搞钱 第190节

    他现在手里缺钱。

    他妈病了,要攒钱去医院做手术。

    不然,这病会反反复复的发,到时候病情会越来越重。

    之前武子强说的那门亲事,那姑娘家里知道他母亲病重之后,不愿意了,亲事黄了。

    武子强也没有特别难过。

    他现在发愁的是冶病的钱。

    本来,棉纺厂在年前应该是效益最好的时候,可今年还不如往常,虽然工资是发了,但是奖金什么的比往常少多了。

    他妈一个人把他们姐弟三个拉扯大,还没享到福呢,不能就这么走了。

    -

    沈夏回到家。

    看到大嫂方如凤了。

    今天不是周末,大嫂没上班吗?

    “夏夏,妈说你一早就出门了,还有吉普车来接你呢。”方如凤笑着问,“这是去哪了?”

    沈夏没避着,直接说,“你说吉普车啊,那是成才烟草厂的车,那开车的人是他朋友,我跟成才出去有点事。”又问方如凤,“大嫂,你今天怎么有空过来?单位没事啊?”

    方如凤道,“我今天了一天假,等会要回趟娘家,刚才路过这片的时候想到你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得过来见见。”

    没想到沈夏出门了。

    她又想到了昨天沈夏送给大同媳妇的围巾。

    人家的东西,人家想送就送。

    方如凤也眼皮子也没浅到那份上,可心里就是有一点不舒服,她自问对沈夏不差,怎么这小姑子发达了就想不到她呢?

    要是这样,那以后梁家那边有好事,这小姑子还能想到她跟沈山吗?

    所以啊,方如凤过来跟沈夏拉交情来了。

    把沈山扯出来,说了一能沈山以前为沈家做的事,以前对沈夏怎么好,让沈夏多少记一点她大哥的情分。

    沈夏听了一会才听明白。

    吴桂英听是云里雾里的,“如凤,你不是要回娘家吗,是现在走还是等会吃了饭再走?”要是在这边吃,那就再做点菜饭。

    方如凤没想到这么晚了。

    “妈,我得走了,那边还等着我过去吃饭呢。”方如凤跟沈夏道了别,匆匆骑上自行车,走了。

    过了一会,到了方家。

    刚把车停好,就看自家楼房屋顶站了个人,她仔细一看,是如柳!

    她妹妹!

    这丫头,想干什么!

    方如凤心提到了嗓子眼,“如柳,你站在那里干什么?”

    “快下来。”

    张兰珍从屋里厨房窗户探出头,“如凤,你说什么呢,谁站哪了?”她还不知道呢。

    方如凤惊恐的指着屋顶,“如柳在上头。”

    瞎说。

    如柳怎么会在上头,刚才还在屋里看书呢。

    张兰珍心里虽然这样想,但觉得大女儿不会骗她,扯了围裙放到椅背上,就往外走。

    刚走到门口,一个白色的人影从上头跳了下来,啪叽一声,掉到了前面的平地上。

    张兰珍心脏都快吓停了。

    方如凤更是冲过来,“如柳,如柳。”

    血慢慢的从方如柳身上流了出来。

    张兰珍撕心裂肺的喊了起来:“来人啊,救命啊。”

    -

    又过一天。

    沈夏掐着时间,给梁松打了电话,这电话是打给他们自个的小家的,东大街那边。

    通了。

    “你什么时候到的?”

    “刚到十分钟。”梁松听到沈夏的声音挺开心的。

    沈夏也一样。

    跟梁松相处多舒服啊。

    沈夏想到了渣男,又想到了林兴易。

    她得跟梁松报备一下,“梁松,上回回家,我收到了不少信,这事我跟你说过吧。”

    梁松知道。

    沈夏继续说,“这信是林兴易寄来的,这次回来,就是你坐火车走的那天,他也在火车站。我跟他相过亲,你知道的,结婚之前我就明确的拒绝他了,还把信全还给他了,事情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她停顿了一会,又说,“他明知道我们结婚了,还说一些不三不四的话,听着像是要拆散我们。”

    她给梁松打预防针,“要是他找你,说什么胡话,你可别信啊。”

    那边怎么不说话啊?

    “梁松,你听见了吗?”沈夏又问。

    “我听到了。”梁松只觉得,沈夏的追求者还挺多。

    报备之后,沈夏就不担心林兴易从中使坏了。

    林兴易使坏也没用,梁松脑子灵光得很,不会是轻易被蒙蔽的人。要是像她爸或得武子强那样的死脑筋,那可就说不定了。

    又过一天。

    二叔二婶带着沈秀珠过来了,沈秀珠开学了,现在要去火车去学校了。想着到市里来了,就来看看大伯一家,再告个别。

    沈秀珠看到沈夏在这,梁松不在,挺意外的,“姐,你怎么就你啊?姐夫呢?”

    沈夏道,“法院忙,他回去工作了。”本来年前结婚就多请了几天,年后不能再那么个请假了。

    而且,以梁松的性子,要是把之前用多的假期给补上的。

    沈秀珠穿着挺漂亮的,刮得细细的眉,干干净净的脸,穿着黑白格子的昵大衣,带着一个红围巾,脚上穿的是黑色的带小跟的皮靴,手上戴着白白的手套,那样式一看就是商场买的,不像是织的。

    还背了一个秀气的书包。

    孙秋枝笑眯眯的,“夏夏,你怎么还穿着过年的袄子啊,你啊,就该让你丈夫给你多买几身衣服,得趁着年轻,得穿漂亮点。”又说,“你看看我家秀珠,这样稍微一打扮,多出挑啊。”秀珠这一回去,说亲的人都排到门外头了。

    而且,说的都不是乡下人,全是城里的,还是有户口有体面工作的。

    孙秋枝不急。

    她家秀珠年轻,等大学毕业工作了,再挑也不迟。

    沈夏跟着笑,“是啊,秀珠这一身打扮真好看。”

    那小皮靴,还有那手套,看着就不便宜,更别说那身昵子大衣了,二叔家的经济条件,想买这些东西,得咬咬牙吧。

    二叔二婶真舍得吗?

    孙秋枝过来除了送沈秀珠去火车站,还有一件事,他们两口子想跟吴桂英学怎么开店。

    她早就想出来了,只是一直被家里的事绊住了。

    这开店的事,得找个时间,慢慢问。

    沈大国找了个焊工,在墙上焊了一个支架,把早就准备好的木板装上去,方方正正的,电视机放中间。

    之后还焊了一个保护角,防止电视机被盗。

    沈大国还买了电线,接了电线,牵到电视机的后面,安上插座,再把露出来的电线用小钉子钉在墙上固定好。

    整整齐齐的。

    这样就可以看电视了。

    就是这电视机离天花板近了些,这天线只能撇着横向伸出去。

    之事,吴桂英的麻辣烫生意就改成了三点到九点,晚上六点准时开电视,七点看新闻,七点半看天气预报。

    店里卖的东西种类多了起来,除了零食瓜子之外,吴桂英还打了一个买熟食的架柜,里头放着卤牛肉,卤干子,卤藕,卤鸡蛋,……反正,只有她想到的,都放在这卖。

    卤素菜更便宜一些,买得人更多。

    在沈夏的建议下,又加了卤笋,冬天笋,除了做成卤笋还可以做成酸笋。

    这酸笋可以加到麻辣烫跟面条里头,又是一翻滋味。

    沈夏见吴桂英卖副食,觉得这店铺的招牌可以再加一个,副食店或得杂食店,因为有铺面卖这些东西,最好去工商局那边加个业务范围。

    或者,再办一个个体户的营业热照。

    吴桂英心里不太愿意,多办一个,就要多交一点钱。

    可沈夏说,这卖东西不在经营范围之类,日后被人抓到举报,可能会罚款的。

    以后这卖东西会越来越严的。

    吴桂英一听到要罚款,咬咬牙,还是去办了一个,这次是以沈夏的名义办的,经营范围,就是杂货类,零食类。

    (现在身份证还没有出来,信息非常落后,沈夏在外省开公司的事,这边是查不出来的。)

    之后,吴桂英把铺面一分为二,一半卖卤菜卖零钱,一半卖麻辣烫,桌椅没减,就是人手不太够。

    又要招人了。

    孙秋枝原本就想学怎么开店,听说吴桂英这边招人,立刻就过来了。

    本来妯娌多年,虽说以前也会有矛盾,但大多数时候两人的关系还不错,这次孙秋枝主动说过来帮忙,吴桂英求之不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