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露 - 历史小说 - 在八零年代搞钱在线阅读 - 在八零年代搞钱 第182节

在八零年代搞钱 第182节

    外头。

    “大哥,三叔到底欠了多少钱啊?”沈夏私下问沈山。

    “四千。”沈山说了。

    沈夏都惊了,“三叔干什么了?买房了?”

    “没有,什么都没干。”沈山看那边梁松正在跟沈河聊天,这才说,“三叔不肯说,三婶也不知道。早上要不是我们去得快,三叔那只腿还真要被他们打废。”

    “后来呢?”沈夏问。

    “后来我跟他们谈了一下,他们同意三叔分期还这钱,一年还五百,还八年。”沈山想到早上的事,脑子就痛。

    那要债的勉强答应了,三婶却不肯了。

    大喊大叫的,非说不欠这债。

    人家白字黑字,赖得掉吗?

    更何况,当时问三叔,这欠的钱是不是有什么猫腻,三叔说没有。既然没有,那他们想帮三叔也没办法帮。

    沈山甚至怀疑这是不是赌债。

    还是被人做局的那种赌债,要不然不会欠下这么多。

    沈山对沈夏道:“三叔的事你别操心了,这几天在家好好玩,别管别的。”

    沈夏点点头。

    后来雨小了些,沈山就回家去了。

    沈河没走,乔月晚上有元宵晚会演出,现在在剧院那边排演,他晚上再过去。

    吴桂英跟沈大国那屋时不时的传出声音,应该在是吵架,声音时大时小的。都吵个把钟头了,这还没吵完。

    到底什么事?

    沈夏正猜着,只见那屋门开了,吴桂英一脸铁青的走了出来,看孩子们都在,回头看了自己那屋一眼,到底是把‘让沈大国滚蛋’几个字给咽了下去。

    真是死性不改。

    “妈,大哥说三叔欠了四千块钱,你知道吗?”沈夏小声问。

    吴桂英瞳孔一缩。

    四千块。

    沈大国拿去了三百,还欠三千七百块。

    她这辛辛苦苦赚的钱,都不够沈大国填沈小兵家窟窿的。

    不能让沈大国留在这里了!

    “妈,我有东西给你。”沈夏拉着吴桂英去了自己的屋,然后从行李里头翻出了带给吴桂英的东西。

    三盒雪花膏,还有一个金手镯跟一对小巧的金耳环。

    吴桂英是有耳洞的,耳朵上还是赚了钱之后买的银耳环,细得很。

    她的钱是舍不得花在自己身上的。

    “妈,你试试看。”沈夏先把金手镯套在吴桂英上手上,之后事又给吴桂英取下银耳环,把金耳环给戴了上去。

    至于雪花膏,“这雪花膏每天早晚用一次。”买了三盒,够用的。

    吴桂英被闺女感动得说不出话来,之后用力的抱住沈夏,“妈有你,这辈子值了。”三个孩子,还是闺女最贴心。

    上回还给她寄了烧菜的书,她按着上面的方子试了几道菜,又自己调了调火候,现在做得味道可好了。

    “妈,爸是不是又借钱给三叔了?”沈夏问。

    除了这个,她真想不出别的了。

    吴桂英松开沈夏,去门口屋里的门从里头锁上,这才说,“不是借,你爸偷的,偷了三百,给你三叔。”

    她估算着,“欠了四千,你想想,剩下的你爸不得想着法子从我这弄到你三叔手上啊。”

    吴桂英不敢赌。

    她跟沈夏说了自己的打算,她让沈大国回去,不让他干了。

    反正婚离了,这离婚不离家得到此为止了。

    “妈,要不你跟我去京市吧。”沈夏道,“真要开店,在哪开都一样的。”或许京市比这边还自在些。

    这边亲戚多,受到的束缚也多。

    吴桂英摇头,“我哥哥都在呢,我怎么能去你那边。”沈夏才结婚,她怎么能过去呢。

    而且,她也不想过去。

    她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在这边打开的局面,怎么能放弃呢。

    吴桂英把烦恼跟沈夏说了之后,心里舒服多了。

    她去客厅打开电视,让沈夏看电视。

    她准备去农贸市场买点菜,就骑三轮车去,等会把菜给运回来。冬天阴雨天多,这三轮车上加了篷子。

    吴桂英一下楼,李寡妇就跟她说,刚才吃饭的小伙子吃完饭走了,走时道了谢的。

    李寡妇把厨房里的碗全洗了。

    这会听到楼上的电视台,有些心痒,想上去看电视。

    眼睛看了楼上好几回。

    吴桂英说,“我要出门买菜,你跟我一块去。”

    李寡妇回屋去换了胶脚。

    吴桂英说,“等晚上播电视剧,咱们一块看,现在都是重播的新闻,没什么可看的。”

    李寡妇欢喜的答应了。

    两人一块出了门。

    雨小了些,可没停。

    吴桂英换上了雨衣跟胶鞋。

    -

    沈山家。

    方如凤听沈山说沈夏两口子回来了,想晚上带文瑞过去,去婆婆家吃饭。

    沈山不同意,“外头还下着雨呢,就别折腾孩子了。”

    “那可是你亲妹妹,你都不去?”方如凤不明白,梁松都回了,那梁家,多好的机会啊。

    沈山道,“中午见过,吃过饭了,明天要是天气好,明天再过去。”

    地上全是湿的,有些地方都积水了。

    沈山不愿意让孩子在路上受罪。

    他不想说家里事,话头一转,“你妹妹真答应相亲了?”

    “答应了。”方如凤表情一下子就好了起来,“我爸找了人,把那老师调走了。”调得远远的,两人见不面了。

    沈山问:“你妹妹才十八岁,不是要高考吗,现在相亲会不会太早了一点?”会影响学习吧。

    “相亲那家条件不错,我妈觉得,可以先处着。”方如凤道,“小妹不吵不闹的,这回挺听话的。 ”

    沈山抬头看她,“听话?”这突然就听话了,这可不是好现像。

    他跟方如凤说,“你妹妹这态度变得有点快,会不会有什么隐情,我觉得你们还是要注意一下。”

    方如凤听进去了。

    晚上,雨又大了。

    两人就在家里吃了饭。

    -

    天跟破了个洞似的,雨不停的下着。

    第二天雨还是没停。

    沈夏被困在家里,哪都去不了。

    她还说要是有空,去电气厂看看的,也不知道那边赶工怎么样了。

    一道闪电霹下。

    大雨天,外头没什么人,铺子开了,但是没什么客人。

    沈大国比吴桂英还急。

    吴桂英本来是说让沈大国回老家去的,可是现在这大雨天,女婿又在,肯定不好赶人,怎么着也得等沈夏他们回京市。

    -

    第三天,雨总算是停了。

    沈夏一早就拉着梁松出门了,先去了市图书馆,后来看到博物馆的时候,才想起来年前补吴敏弄坏的画。

    后来是二哥带着画去找修复师的,不知道这画修复好了没有。

    元宵那天只顾着三叔的事,忘了问二哥。

    逛了一圈,中午就在外头吃的。

    下午的时候,沈夏着梁松去了电气厂那边,她从电气厂那边的公交站下车时,才想起来,自己今天没打扮,是二十多岁小姑娘的样子,肯定是进不去的。

    她之前一直是以三四十岁年纪的妆扮示人的。

    以后,得想想办法呢。

    不过,现在来都来了,还是看一眼。

    沈夏拉着梁松往电气厂的方向走,是沿着路走的,只在路过的电气厂的时候,稍微看了一眼。

    电气厂很忙碌,光是这一会,就进去了两辆货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