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露 - 历史小说 - 在八零年代搞钱在线阅读 - 在八零年代搞钱 第167节

在八零年代搞钱 第167节

    刚才睡得迷糊,听到电话声,抓起衣服穿上,就过来接电话了。

    “不早了。”吴桂英心里记挂着店里的事,快言快语的全说了,末了,还问沈夏,“现在可怎么办啊?我就怕年后又开一家,要是开了三家,这客人肯定要被分过去的。”

    沈夏并不意外。

    赚钱的事,大家看到了肯定要学的。

    她建议:“有两个办法,一是做出特色,比如咱们店里有别人家店里没有的东西,像是配料,辣椒油之类的东西。第二个办法就是卖别的东西。”

    可以卖别的东西,没人模仿的。

    这东西一出来,大家肯定稀罕。

    吴桂英做麻辣烫做熟了,其实能赚着钱,就是少了些,她觉得可以干下去,“你的做出特色东西,是怎么个特色法呢?”

    沈夏说道:“就像咱们的大骨汤,之前是用纯骨头熬的,我看书中说,加只老母鸡味更鲜一些。还有之前的配料,只有辣椒油辣椒酱跟葱花那些,可以加点炸黄豆。”之后沈夏回忆着炸黄豆的做法。

    以前吃面时,她总会加这个炸黄豆,又酥又脆,特别好吃。

    这东西还可以当下酒菜呢。

    这做法不难,就是要提前泡黄豆,泡六到八个小时,泡好后,先上锅把把黄豆煮熟,沥干水油炸一遍,五分钟后,再炸一遍,最后加点盐。

    好像还要加点什么。

    沈夏一时没想起来,决定等会去门,去图书馆看看有没有做饭的书,到时候买了给吴桂英寄过去。

    “你等会,我去拿笔来,你再说一遍。”吴桂英挂了电话,回去拿纸笔了。

    这电话亭离吴桂英那有十多分钟的距离。

    沈夏回屋把被子叠了,吴桂英都还没再打电话过来。

    过了大约一小时,沈夏四合院的电话才响了起来。

    沈夏听那边声音不对,“妈,你声音怎么了?”

    吴桂英说,“刚才跑太急了,有点喘。”又让沈夏慢慢把炸黄豆的方子说了一遍,她记下了。

    “最后加盐的时候,还要加一点点酒,这样味更好。”这是沈夏刚才想起来的。

    “嗯!”吴桂英说,“我现在去买黄豆,等有空我再给你打电话。”

    沈夏说,“今天我就在四合院这边,您要是还有什么事,直接联系我。”今天她就在这边了。

    明天她见电视台的人,那边说设计方案已经出来了。

    下午四点的时候。

    吴桂英又来了一通电话,说炸黄豆做出来了,跟沈夏说的一样,酥脆极了,沈大国干吃就吃了一大盘。

    这炸黄豆晚上的时候就会拿出来给客人当配料。

    到时候就可以看看效果了。

    沈夏又想到一件事:“妈,现在天冷,菜不容易坏,等到了夏天,这肉类就不能放了,到时候需要一个冰柜。”

    吴桂英半天没说话。

    后来才道:“就只在报纸上看见过。”安市的商场都没卖这东西的。

    “电冰箱,没卖的吗?”沈夏挺惊讶的。

    “没有!”吴桂英说,“我是没见过商场有卖的!要不,我明天早上去商场看看?”对,去看看!

    夏天这肉放一会就坏,还怎么做生意呢?

    商场没有电冰箱。

    那就说明这东西商量极少,或者说,厂家出产量有限。

    也就意味着,市场有极大的空缺。

    沈夏忽然有点方向了。

    等过一阵她忙完了,去电气厂跟机修厂打听打听,看看现在国内电冰箱是什么情况。

    吴桂英又问了一下沈夏的生活情况,问她跟梁松现在住哪。

    沈夏现在跟梁松在东大街那边的新房子里,是三室的屋子,进门就是客厅,沙发电视都有,反正东西挺齐全的。三个房间,一个主卧,一个客房,再加一个书房,书房里的书很多,不家一个书桌跟椅子。

    厨房跟厕所都有,单独的。

    这个屋子真的是相当不错了,特别方便。

    梁松最近有一个案子要忙,中午晚上都在单位吃。

    沈夏也忙,中午随便应付一下。

    要是梁松晚上回来吃饭,她就出去买点菜做饭,要不然,就是随便凑和一下。

    这些当然是不能告诉吴桂英的。

    “我们都挺好的,爷爷那边不用我照顾,对,请了专门的医生调养身体,现在住在那边呢。”沈夏还说呢,“爷爷说让我们有空星期天过去。”

    平常梁爷爷要上班,周六梁爷爷自己休息一天,周日看孙子。

    要是梁柏愿意带孩子过去玩,周日也是可以去的 。

    只不过,梁爷爷精力有限,现在没法照顾小孩子了。

    说了整整半个小时,要不是后来吴桂英舍不得电话费了,只怕还要说下去。

    “妈,那我就回家了,要是再有事,你让大哥给这边打电话,我以后周六过来。”沈夏说。

    “好!”

    这边东西一清,看书店没有下班,就去了最近的新华书店,给吴桂英挑菜谱去了。

    还真挑着两本,一本是教做家常菜的,一菜是教做宫廷宴的。

    里面是有说菜的做法的。

    沈夏去结了账,之后就往去了邮局,堪堪赶上,在邮局下班之前,把这书包好,放到包裹里头,写了安市店铺的地址,吴桂英收。

    寄完书,沈夏这才回东大街的新房里。

    梁松已经回来了。

    他负责的那个庭审今天结案了,单位让他提前回来了。

    毕竟是新婚吧,领导知道的,还说让他休息一天,梁松知道沈夏明天去电视台,就把休息时间移到了后天。

    “妈找你是什么事?”梁松问。

    “店里的事。”沈夏说了一下,又跟梁松说起自己寄了两本菜谱回去。

    正说着,外头传来了敲门声。

    知道他们新房位置的,只有家里人。

    是梁柏。

    他出差回来了。

    “妈说让你们俩周末回家吃饭。”梁柏是来传话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

    他看着沈夏,“弟妹,梁松说你在上班,是什么单位啊?”

    “万里有限公司。”沈夏说了当初注册单位的名字。

    这是什么单位?

    梁柏面带疑惑。

    沈夏道:“大哥,你问这个是有什么事吗?”

    梁柏:“你们公司时间比较自由吗?”

    沈夏:“最近年底,特别忙。明天我要去电视台,要是顺利的话,一天就能忙完,要是不顺利,那接下来都要去电视台了。”

    梁柏又问:“要是顺利解决,就能休息了吗?”

    沈夏摇头,“不能,要是电视台的事顺利解决了,那就得联系厂家,让核对生产车间的货,以及货物的运输方式,保证……”

    梁柏听明白了,沈夏很忙。

    抽不出空。

    他叹了口气。

    坐了一会,就走了。

    梁松送他。

    下楼时,梁柏问梁松,“你有没有想过让你媳妇找个轻闲点的工作?”刚才听弟妹说,那事都多得吓人。

    梁松道:“她喜欢就好。”

    又问梁柏,“大哥,你那边出了什么事?”肯定是有事,不然不会问沈夏这些。

    梁柏道,“你大嫂这两天情绪不好。”犹豫半天,才说,“我出差回来,她跟孩子就有点……处不来。”

    梁松沉思片刻,说,“会不会是宁安在妈那边,听妈说了什么。”所以对大嫂有什么误会。

    梁柏一愣。

    他还真没这样想过,“不会的,妈不是那样的人。”

    应该不会吧。

    既然大哥说不会,那梁松就没再提了。

    送走大哥,梁松回到家。

    沈夏问他:“大哥家怎么了?”没事的话,不会一来就问沈夏工作的事。

    “安宁从妈那边回去,似乎跟大嫂处得不太好。”梁松没说透。

    可沈夏听明白了,“妈是不满意大嫂吗?”

    “我估计是孩子的事。”梁松很清楚他妈是什么样的人。

    大嫂迟迟没要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