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露 - 历史小说 - 在八零年代搞钱在线阅读 - 在八零年代搞钱 第155节

在八零年代搞钱 第155节

    至于单薄好看的礼服婚妙之类,想都不想用。

    她不穿。

    太冷了,她可不想让自己挨冻。

    又不摄像,最多用相机拍拍照。

    这年头摄像机可是比大彩电还稀罕的东西,想买得五六千呢,谁用得起?

    领了证的成为正式夫妻的小两口,一阵商量,最后确定就穿红袄子,里头穿件红毛衣,都是新东西,这样就行了。

    至于鞋子。

    下午再去商场看看,要是有根矮一点的,可以考虑买一双。

    要是没有红色的,黑色的真皮小皮靴也可以买一双。

    梁松又把衣服翻了一遍,看着沈夏,“没红裤子。”

    沈夏看他:“有黑裤子!”再穿条红裤子,那真成一个大红包了!

    红配黑才好看呢。

    两人一块,把四合院这边的东厢房(就是沈夏的房间)好好收拾了一下,没铺红被套,买是买了,可没洗,不想铺。

    反正明天不在这边过夜。

    至于今天,沈夏睡这边,梁松回家去睡,等正式摆了酒,两人再住一块。

    一通忙活,又到下午三点了。

    沈夏想起来,发饰还没有买,于是又匆匆的去了附近的百货商店,没看到红色绒花的发饰,倒是看到个红色丝绸蝴蝶结的发卡。

    两层的大蝴蝶结。

    还有那种手工的一串串小花扎在一起的发卡。

    这小花还有绿叶点缀,挺好看的。

    哪个好看呢?

    她正准备问问梁松的,回头的时候想起来,梁松刚才说去那边看看,不知道是不是看到熟人了。

    沈夏伸着脑袋找了一个。

    看到他了。

    至于这两个发卡,沈夏都买了,反正也不贵。

    结了账。

    她去找梁松了。

    梁松个高,一眼就看到了。

    沈夏走过去的时候,梁松身边还站了一个戴着金项链的穿着高跟鞋的女士。

    这又是谁啊?

    沈夏走到梁松身边。

    那女士紧跟过来,看了沈夏一眼,“让让,你挡着我看金耳环了。”

    沈夏伸手拉住梁松的胳膊,“我们让让。”

    那女士看到沈夏拉着梁松的胳膊,眼睛都瞪大了。

    这女人怎么还上手了!

    还得逞了!

    她刚才没站稳想扶一下,这好看的男同志都没让她住,而是让她扶住透明玻璃的柜台。

    梁松听了沈夏的话,往旁边让了让。

    然后他举起手里的金戒指,“把你的手给我一下。”他试试合不合适。

    他刚才看到这边的买首饰的柜台,才想起来,结婚要戴戒指的。

    旁边那位女士听到这话,心都凉了。

    还是不死心的问了一句,“你们在处对象啊?”

    梁松抬眼看她,“我们领证了。”是合法夫妻。

    那位女士伤心的走了。

    梁松把戒指戴到沈夏的左手无名拇,“是这只手吗?”他问。

    他对这些东西不太懂。

    沈夏点头。

    梁松把金戒指套到沈夏手上,大了一些,他问营业员,“有尺码小一点的吗?”

    “有的,您稍等。”

    于是就开始了试戒指,试了一个又一个,最后,只有那边银戒指的尺码合适,这金戒指都大了一些,要么就是小了。

    只有那个银戒指正正正合适,卡得刚刚好。

    “就这个。”沈夏还挺喜欢这个银戒指的样式的。

    这样啊。

    梁松想了想,又让营业员拿了一个金手镯出来,这个手镯一拿到手上就很有分量。

    营业员拿给梁松,梁松套到沈夏手里。

    还是大了。

    沈夏的手腕纤细好看,又试了两个金手镯,还是大了一些。

    这次梁松再没挑合适的,他挑了一个最重最大的,让营业员包起来。

    就算戴不了也没关系,以后留着,当传家宝。

    黄金是不会贬值的。

    梁松还想看那金镶玉的手镯,被沈夏拉走了,“这些就够了,我平常又不戴。”

    戒指买了一对,沈夏跟梁松各一个。

    戒指上面印着两个心,一上一下,上面那个是缕空的,下面是实心的,两个戒指放在一起,还是一个大爱心的形状。

    上面还有些细小的雕花,看得出来,是精心雕制的。

    很有巧思。

    从百货商店出去,沈夏还碰到了提着篮子手工编花的小姑娘,小姑娘缩着身子,小脸冻得通红。

    手工编花,一角一个。

    沈夏买了十个。

    小姑娘千恩万谢的。

    沈夏叫住小姑娘:“你知道哪有卖红色簪花的吗?”她就顺嘴一问,这手工编花看着不错。

    小姑娘本来转身要走了,听到这话,转身望着沈夏,“您要簪花吗?”眼睛亮得吓人。

    “对,我需要一些,你有吗?”沈夏从小姑娘的表情看出来,小姑娘有这东西,或者说,她知道哪有这东西。

    “我知道,我家里就有!”她期盼的看着沈夏,“我奶奶会做,我家离得不远,您要过去看看吗?”

    沈夏看着梁松。

    梁松道:“那就去吧。”

    两人就跟着小姑娘去了。

    小姑娘嘴上说很近,可七拐八拐的,走了半小时了,还没到。

    要是沈夏一个人,遇到这情况,走到半路就要走的,现在是身边有梁松这个大高个护着,要才不怕的。

    “马上就到了。”小姑娘嘴里一直说着这话。

    又过了十多分钟。

    总算是到了小姑娘说的地方,是个很小的大杂院,一个水龙头,边上六个人在抢着用水,大杂院里的屋子搭了又搭,这这建个矮房,那边占个过道。那搭矮房的砖一看就是旧砖,估计是从哪个塌房扒回来的。

    院里有一股臭水沟的味。

    “大姐姐,这边。”小姑娘站到一个乱建的矮屋边,冲沈夏拼命的招手。

    矮屋边也是她家的,只不过那是大哥二哥两家住的,她跟奶奶住在旁边这个搭起来的漏风的小屋子里。

    沈夏迈过一滩污水,小心的走了过去。

    “奶奶,这位大姐姐要买簪花。”小姑娘迫不及待的跟矮屋里的老人说。

    屋里的老人听到了,但她没出来,问外头买簪花的客人:“我这簪花一块钱一个,少了不卖!”

    她的嗓子哑得厉害,说完,咳得很厉害。

    沈夏一听就知道里头的老人病了。

    她问:“如果有大红色的,给我看看。”

    屋里的老人听到‘看看’两字,眼中黯了下来,只是看看,不买啊。

    她心一狠,“要是你要的话,八角,七角也行。”

    说完又咳了起来。

    沈夏道:“行,那就一块五两个,你给我拿红色的,要是没有,别的色也行。”

    正准备从身上拿钱。

    梁松已经把钱递了过来,一块一块的,一个五角的。

    “奶奶,大姐姐说要了!”

    “我耳朵没聋,听到了。”

    老人翻出了自己辛辛苦苦作的宝贝簪花,用布包着,一层又一层。然后让小姑娘拿出去给沈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