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露 - 历史小说 - 在八零年代搞钱在线阅读 - 在八零年代搞钱 第131节

在八零年代搞钱 第131节

    她看到货了。

    上回是五袋子,这回是十袋子,多了一倍。

    成才这小子不错。

    沈夏心里还是满意的。

    沈成才把钱给了山民,这才回来,之后看着这一堆东西犯了难:“姐,这么多东西,好搬吗?”他一直觉得就凭他们两个,把十蛇皮袋的东西,从这里搬到火车上,再到京市,太难了。

    沈夏道:“我家里有三轮车,等会把东西放车上。”运到火车站去。

    沈成才搬东西还是很卖力的,又有沈大国帮忙,很快就把东西搬到了三轮车上,沈夏让沈成才把自己的东西带好。

    沈成才乖乖照做。

    现在是堂姐要带他去京市,在去之前,他肯定会听话的。

    坐到货运火车上的时候,沈成才是茫然的。

    难道不是坐正经载客的火车去吗?

    到哪一站下啊?

    沈成才想起来了,堂姐说终点站,京市。

    送走沈成才,沈夏才突然想起来,还得跟孙富贵说呢,得让孙富贵去接人啊。

    也不知道孙富贵还在不在京市,孙富贵先头一直念要去深市的。

    希望没走。

    这次沈夏把电话打到了孙勋的单位,孙富贵现在住的地方离孙勋家特别近。孙勋就是以前那个分到沈家村的知青,沈家跟他关系还不错。

    “孙大哥,你要是碰到孙富贵你跟他说一声,我运了些东西过去,让他后天下午三点去火车站,”沈夏说,“接沈成才,你应该认得的,就是我二叔家的老二。”

    “好。”

    那就行。

    既然都电话亭了,沈夏顺便给梁松打了一个电话,打到他们单位的。

    要是他不忙的话,应该会接。

    通了。

    “哪位?”

    “梁松,是我。”

    梁松听出了沈夏的声音,他略微皱眉,“你上回怎么就走了?”只在桌上留了纸条,面都没见。

    “有急事。”沈夏说,“我今天下午的火车票,马上就回去了。”

    梁松道:“行,那我后天去接你。”

    又说,“我爷爷想见你。”

    “好啊。”沈夏见过梁爷爷。

    那边没声了。

    挂断了吗?

    沈夏拿着电话喂了两声。

    梁松的声音又响起来了,“我爷爷住院了,他说想见见你的父母,他想让我们……在年底前结婚。”

    他的耳朵尖红了。

    “你爷爷情况严重吗?”沈夏问。

    “不好说。”梁松声音低了些,“他以前吃了太多苦头,医生又不肯跟我说真话。”他顿了顿,“以前觉得爷爷跟座山似的,现在看到他躺在病床上……”就是一个瘦小的老头,梁松挺辛酸的。

    沈夏知道该怎么做了:“等会我回去我爸妈说一声,那火车票我就改到明天。”明天出发,大后天才到呢。

    她又跟梁松说,“我堂弟刚才坐车先去了,估计后天下午三点到,我不知道孙富贵能不能赶过去,你要是上班没空过去,托个信得过的人去接我堂弟,行吗?”

    她不放心沈成才一个人。

    梁松道:“我来安排。”

    “那我回去跟我爸妈说,不跟你说了,回头见。”

    “嗯。”

    沈夏改了火车票的日期,沉思片刻,先斩后奏,又买了两张明天的火车票,这才骑着三轮车回家。

    到了家。

    “爸,妈,你们过来一下,我有事跟你们商量。”

    吴桂英放下手中的活,抬头问:“什么事啊?”

    沈夏道:“楼上说。”又看向沈大国,“爸,你也来。”

    沈大国放下扫帚。

    两人跟着沈夏上了楼,直接去了吴桂英的房间。

    吴桂英问道:“什么事啊,这神神秘秘的?”还要到楼上单独说。

    沈夏说:“梁松的爷爷想见你们,商量一下我们的婚事。”

    然后她把梁松爷爷的情况跟吴桂英两人说了一下,老人病了,先过去看看,要是病得不重,先应下,日后再办。要是病情……

    那就跟梁松好好谈谈。

    真要结婚,总有个一二三四吧,反正,沈夏是肯定不会缩在家里一心围着老公孩子转的,那不可能。

    那样的生活她可受不了。

    就算是结婚之后,如果她想搞事业,那还是会像现在一样,忙来忙去的。

    反正,她是不会被婚姻困住的,如果他不同意,那就算了。

    让他再……

    这样一想,沈夏心里有点不痛快了。

    仔细想想,梁松也不是这样的人,而且,现在还没到那一步,不必想最坏的情况。

    “结婚啊。”吴桂英眉眼间都带着喜意,看沈夏发呆,转头就跟沈大国商量起嫁妆的事来,“陪嫁八床大被,还要打柜子打床,这来得及吗?”

    沈大国说:“是来不及,要不买现成的?”

    吴桂英又有新的问题:“在哪办啊?”老家?还是这啊?这腾了一个房间给沈河他们办喜事,正在糊喜字呢。沈夏那间屋子小了些,得换间大的。

    可在这办,这边的婚房就在这了,梁松是女婿,住到这边合适吗?

    吴桂英想到了,“要不,让沈山跟大同说说,让大同帮梁松找个地方结婚。”

    大同跟梁松是亲戚嘛。

    亲戚肯定要帮忙的。

    去京市,起码得七天,来去就得四五天,还得在那边跟亲家见一见,真到那边,还得转转买点东西。

    索性好好玩一玩。

    那就休息八天!

    沈夏回过神,发现她爸妈已经商场办几桌酒席的事了。

    这太快了。

    “妈,明天咱们早点十点的火车票,你跟爸得收拾东西了。”

    “怎么那么早啊?”吴桂英不满意了,“改个时间,改到下午,我们总不能空着手去吧,得给亲家带点礼啊。”

    沈夏道,“我那票改了一次,不好再改了,要不别准备了,到了那边再买。”

    沈大国站起来往外走,“我现在就去买。”

    吴桂英跟上去,“你回老家去,抓几鸡过来,要活的,咱们自家养的鸡,肯定比外头好。”家里的鸡跟猪托邻居养着。

    每次沈大军从老家过来,吴桂英没少捎东西给邻居家。

    吴桂英想去集市看一看,看能不能淘到什么好货。

    走之前,还有一件事。

    吴桂英叫来路婶子跟吴敏,给她们放假,“我们家有事要出趟远门,你们先回去休息几天,等店铺开业了,你们再回来。”

    路婶子二话没说就同意了。

    走时,吴桂英还让路婶子带了一桶油回去,还有今天没用上的菜。

    吴敏没走,“大姑,你们一家要出远门啊?是去哪啊?”

    “你别问了,肯定不能带你。”吴桂英说,“你要是在我这住也行,那每天起来要把屋子打扫一下,还有啊,做饭的时候得……”

    “大姑,我回家去住。”

    “等会。”吴桂英回屋,翻出了一件新衣服,“给你买的。”

    是棉衣,新的。

    “大姑,这是给我的?”吴敏可开心了。

    吴桂英又数了十五块钱,“这是你的工钱,拿着。”叮嘱,“自己收好,别给你妈。”

    吴敏捏得紧紧的。

    她肯定收好!

    吴敏把旧衣服脱下来,换上新棉花,拿着钱,开开心心的走了。

    出远门这事还得跟沈山沈河他们说一声,这可就交给沈夏去办了。

    沈夏先去的大哥单位,不光说了出远门的事,还把吴桂英要她带的话告诉了沈山,就是这边婚房的事,两边都办,看这边到底是怎么安排。

    这事主要是让大同提醒梁松一下。

    沈夏是觉得这事不用弄得这么麻烦。

    说不定梁爷爷只是小病,没准去的时候就出院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