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露 - 历史小说 - 在八零年代搞钱在线阅读 - 在八零年代搞钱 第73节

在八零年代搞钱 第73节

    沈大军可不管这些。

    -

    次日。

    学校边的茶叶蛋摊子前站满了人。

    比往日的人还要多。

    对面的曾墩子眼红得很,叫卖得更厉害了,“茶叶蛋,好吃的茶叶蛋,一块钱四个,好吃不贵。”又喊,“比对面的茶叶蛋摊子便宜多了,一块钱四个了。”

    结果喊了半天,对面的人一个都不肯过来。

    平常喊的时候,对面还有三三两两的会到这边来的。

    今天是怎么回事?

    曾墩子纳闷得很。

    上学的孩子一到校门口,就闻到了不一样的香味。

    是甜味。

    是不是学校又新增了什么好吃的摊子?

    学生仔细闻,仔细找。

    发现这香味是从茶叶蛋的摊子传过来的,那边还排着老长的队。

    茶叶蛋他吃过,不是这个味啊。

    学生走过去。

    还没走到前面呢,就有人冲他嚷,“想买到后面排队去,别插队。”

    学生稀里糊涂的就去排了队。

    没一会,就轮到他了。

    “要几个?”

    “一个,不,二个。”学生看着眼前焦黄的蛋仔饼,直咽口水,“这是什么?”早餐他吃咸的比较多,还没正经吃过甜的呢。

    这闻着香,看到实物,更香了。

    真是恨不得立刻就咬上一口。

    学生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沈夏也没想到,买蛋仔饼的人会有这么多啊,两个蛋仔饼的模具都拿出来了,她跟她妈,一个人烤一个。

    就是这样烤,那排队的人群反倒越来越长呢。

    桶里的蛋仔糊糊可不多了。

    “多少钱?”

    “八毛钱一个,一块五二个。”沈夏一边翻转蛋仔锅,一边说道。

    学生痛快的给了一块五毛钱。

    沈夏把蛋仔饼装好,递过去,“小心烫。”

    学生拿着两个新鲜出炉的蛋仔饼,一手一个,吹了吹,等凉了一点再大大的咬上一口,嘴里满满都是软乎乎的甜味。

    幸福极了。

    有一次买两个的,也有三四个学生合买一个的,他们把蛋仔饼揪下来,一个一个的分,都能分到一些。

    这样也能吃着了。

    “我要两个。”

    “我要一个!”

    桶里的蛋仔糊糊见底了,沈夏站起来,对后面喊,“别排队了,都卖完了,最后面的散了吧?”

    “怎么就卖完了?马上就到我了。”

    沈夏说道:“还有十个,你们自己算着数,后面真没了。”

    “我在五个!”这是最前面的那人,话一出,就被后面的人按着脑袋拍拍几下。

    太缺德了!

    最后,沈夏规定,一人一个,就留十个人。

    没一会,全卖完了,蛋仔糊糊空空。

    茶叶蛋还剩一些。

    吴桂英觉得今天的装钱腰包比往常更鼓一些,拉链都快拉不住了。

    因为有蛋仔饼,茶叶蛋反尔没什么人买了。

    一直到十点,才把今天的茶叶蛋给卖完。

    沈夏累得手都举不起来了。

    回到家。

    吴桂英五毛一块的数着钱,数到最后,她都懵了。

    是不是数错了,怎么有二百块呢?

    虽然那蛋仔糊糊装了一满桶,但是也没有这么多吧。

    足足二百!

    吴桂英又数了一遍,二百七块零五毛。

    真过二百了。

    吴桂英在那坐着,傻笑起来。

    这起早贪黑的干,赚的虽然是辛苦钱,可是人心里满足啊。

    沈夏在那边给炉子里加煤球,“妈,煤球不够了,得买一些。”

    吴桂英大手一挥,“买!”

    现在手里有钱了,该买就买,不用客气。

    沈夏换加完煤球,又把昨天那件棉衣拿了出来,“妈,你试试。”昨天她妈看到新衣服,虽然高兴,但是没试。

    “你又买什么衣服啊,妈这衣服够穿。”今天高兴,吴桂英脱了外套,痛痛快快的试了。

    “还挺暖和的。”

    “是吧,里面是棉的。”沈夏说,“是孙富贵在港市进来的货,我说给他钱,他都不肯收。”

    “这怎么行!”吴桂英一听就往自己钱包里掏钱,“得给他,咱们不能店他这便宜。”

    “妈,我知道,可是他不要啊。”沈夏说,“你放心吧,这次他再去进货,我还去帮忙。”

    “还去啊?”吴桂英一听话就皱了眉,“你别去单位了,跟着妈干,就做这蛋仔饼,这一年下来,都能在外头给你买套房子了。”

    对!

    闺女跟她一块干多好啊,在眼皮底下,能护着,还能赚钱。

    一举两得的事。

    沈夏,“妈,你也知道这冬天我起不来的,现在能扛一扛,冬天肯定不行。”她受不了那个苦。

    赶紧转移话题,“我还给二嫂买了件衣服,等会去二嫂那边送给她吧。”先过去,再一起去医院,看了三婶后,出来一家人吃个饭,正好。

    “什么色的衣服啊?”吴桂英把身上的黑色棉大衣脱下来,“可不能买深色的,不会是柜子里那件暗绿色吧。”

    “妈,那件是我的。”沈夏把给二嫂的衣服拿了出来,“这件红色的,你看!”正好二哥跟二嫂快结婚了,红色喜气。

    “这件好。”吴桂英拿着往沈夏身上一比,“要不你自己留着,等从医院回来,我去商场给你二嫂买一件新的。”

    她觉得这红格子加衬衣她闺女穿了也好看。

    真是的。

    她妈什么好东西都想给她留着,沈夏心里感动,可嘴上不愿意说。

    沈夏去了乔月的市文工团,吴桂英呢则是找沈河了,母女俩说好了,找着人之后,到唐婕住的那个医院碰头。

    沈夏惊喜的看着乔月:“二嫂,你腿好了!”

    乔月抬了抬自己的腿,“是好了,不过医生说了,还不能跳舞,得养段时间。”国庆演出她出参加,他们文工团在庆典上的曲目表现一般,文工团的领导不太高兴。

    沈夏跟乔月说了要去看三婶的事。

    乔月听说唐婕的孩子没了,深深叹了口气,“三婶……”就是太折腾了,从城里到乡里,还跟家里人吵来吵去,这养胎不就得好好在家休息吗。

    沈夏说:“二嫂,你要是不想去,我就跟妈说你腿还没好,还得休息。”她笑着把衣服拿出来,“其实我今天来,是给你送这个的。”去不去看三婶,都不要紧。

    二哥自己去就行了。

    “这,这衣服你买的?”乔月爱不释手,这白衬衣小马甲一配,特别好看。

    她还没穿过这样式的。

    “对,送给你的,二嫂你皮肤白,穿这个肯定好看。”沈夏笑着。

    她能要吗?

    乔月犹豫着。

    “二嫂,我给家里人都带了一件,你有,我妈有,大嫂也有的。”沈夏让乔月安心收下。

    听沈夏这么说,乔月才收下。

    沈夏这把她当自家人,乔月感动得不得了。

    虽然沈夏说乔月不是非要去看三婶,但是乔月还是决定跟沈夏一块去,她想跟沈夏聊聊天,因为国庆演出没演好,文工团的气氛很压抑,她决定出去走走。

    她们两个到医院时,只有吴桂英在,沈河在忙着案子,跟同事出外勤了,没空过来。

    乔月没看到沈河,还挺失落的。

    说起来,她也有好几天没看到沈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