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露 - 历史小说 - 在八零年代搞钱在线阅读 - 在八零年代搞钱 第53节

在八零年代搞钱 第53节

    而且,那家住得好好的,要不是价钱到位,肯定不会搬的。

    这样一样,孙老三觉得这飞走的钱更多了。

    沈夏把孙老三领到正屋后,自己回东屋把装吹风机的大袋子拿了出来,“你看这是什么?”

    孙老三把袋子扒拉开,一看,吹风机!

    整整八个!

    “哪来的?”他又惊又喜,“你怎么知道我缺这玩意!”

    他伸手挑出一个最艳的吹风机,红白相间,大红色更多,“我有个电视台的朋友,要主持节目,他们台就两吹风机,这吹头发卷头发压根就不够用!”

    最近找他想法子呢。

    他正发愁呢。

    吹风机本来就抢手,尤其是理发店越来越多之后,不光理发店抢这玩意,那有点路子有点钱的人家,尤其是女性同志,看到理发店吹出来的发型,喜爱得不得了,去理发店烫一头次嫌贵,就自个买了吹风机在家吹,拿个小梳子,卷一卷,吹一吹,不就成卷发了吗?

    管能一两天呢。

    真是想磕睡这沈夏就送来枕头。

    孙老三看出来了,沈夏这八字,肯定旺他!

    “多少钱一个?”孙老三把吹头机的插头接上插座上,对着自己的脑袋吹,风可真大啊。

    “这东西卖别三十一个,卖你 ,二十吧。”沈夏的友情底价。

    “才二十?”孙老三关了吹风机的开关,瞅了又瞅,又把剩下的七个翻了出来,“这三个还是折叠的呢!”这折叠的吹风机孙老三以前可没见过。

    这折叠的可以啊,可以放包包里啊,正适合年轻女同志用啊。

    孙老三又试了试吹风机的风力,比刚才那个风力小了一些。

    沈夏说,“折叠的工艺复杂一些,还贵五块钱呢。”

    “我全要了!”孙老三大气得很,开始摸出钱包,低头数票子了,5个二十的,3个二十五的,一共一百七十五,孙老三给了两百,“多余的算你的路费。”

    这可不行。

    沈夏说:“你要用可以匀你三个,但是剩下的要去理发店推销的,这是样品,你拿走了我拿什么去跟别人做生意。”

    “你还有啊?”孙老三目光灼灼的盯着沈夏。

    “现在没有,不过以后肯定有啊。”沈夏道,“我之前不是跟你说了吗,想要去海市或者深市弄个公司,到时候卖的就是这东西。”

    那两城市改革开放的力度更大,政策更优惠,不用像这边提心吊胆,说不定什么时候风向就变了。

    今年还是有点危险的。

    孙老三来了兴趣,“你仔细说说。”

    沈夏正想拉孙老三一起干呢,总不能就她一个人跑腿吧。上去第三次去电气厂,就是组装东西那回,电气厂的人还问疑惑她怎么又是一个人过去的。

    乔月腿伤了,肯定不能帮忙了啊,临时找的人又怕信不过,所以,沈夏索性就自己去了。

    沈夏跟孙老三说了自己的计划。

    跟电气厂塑料厂合作,制作一批吹风机,现在样品质量上层,可以追加两百台,只要四合院能抵押出去,这买货的钱肯定是够的。

    主要是看吹风机能不能卖出去,不光要卖出去,还得赚钱,要是赚得不多,那就没什么搞头了。

    孙老三听得非常心动,“生产线都找好了?你现在就是来解决销货渠道的,对吗。”

    “对。”

    孙老三很想一起干,他在琢磨怎么跟沈夏开口。

    又听沈夏说,“电气厂那边还想合作一起干大彩电呢,以前大厂人数不够,他们小厂过去一起合作做,有经验。”就是差个设备,得投资。

    彩电,大彩电。

    孙老三更心动了,“沈夏,我能跟你一块干吗?你放心,我有钱,我投钱进去!”他觉得这生意一定能成。

    直觉。

    等的就是这句话!

    “行啊!”沈夏开心,拍着孙老三的肩,“走,下午咱们一块去找理发店。”

    “不用!你这几个货,随随便便一卖就完了,你现在赶紧回去,让他们加工加点,再弄三百个出来!”孙老三路子广,区区几个,怎么可能卖不出去。

    他还是把二百块塞到沈夏手里,“拿着。”他把八个吹风机全带走了,一个都没有给沈夏留。

    走的时候还说呢,“我回去筹钱。”

    沈夏都做了好风吹日晒,去理发店一家一家问询的准备,没想到,孙老三一来,这一步直接省了。

    那现在要干什么?

    去银行问一问抵押的事,再去户籍处看看户口的理度。

    沈夏出门了。

    先去了银行,一问,才知道想抵押要户口还要房产证,也就是说,在沈夏的新户口出来之前,是没办法抵押的。

    出了银行,都中午了,在外头随便找了个摊子吃了碗面,等下午派出所的户籍处上班了,她就带着回执单去了。

    “同志,我这户口什么时候能下来啊?”

    这边工作的同志一查,说在办理中,具体几天还不知道。

    回执单上写着十五天以内能办好,算着时间,还有好几天呢,不急的。

    他们办事的不急,沈夏急啊。

    要让塑料厂跟电气厂开工,除了合同还要订单,因为这次是正式的单子,二百个吹风机,定金肯定不少的。

    孙老三早上好像说要三百个,那就更多了。

    沈夏连跑了三天,这京市的户口本总算是下来了,户籍地址就是她现在住的四合院。

    太好了。

    沈夏喜滋滋的,一路上看了户口好几回,都恨不得亲上两口。

    孙老三也带来了好消息,八个吹风机全卖出去了。

    大的四十一个,折叠的五十一个,一共三百五十块钱,他去掉跑腿费,又给了沈夏一百块。

    孙老三卖的价钱比沈夏预估的贵多了。

    她只打算卖三十、三十五一个的。

    孙老三挺得意:“我跟你说,这不光卖出去了,光是跟我下单的,就有五十个呢!”光他认识的那个铁路局的,就有三十个人下了单,更别说其他厂的人了。

    一个个都肥得流油。

    要是能搭上大院的路子,那更不得了。

    孙老三还凑了两千块钱,说是入股,给了沈夏,沈夏认认真真的写了入股的字据,签了字不算,孙老三还让她用红印泥给按了拇指印。

    沈夏照做了。

    孙老三收好字据,他可不怕沈夏昧他的钱,四合院在这呢,能跑到哪去?

    “你在琢磨什么呢?”

    “咱们这吹风机叫什么名字好?”

    “就叫吹风机。”

    “海市那电气厂就有叫万里牌的,你们这东西是自己开发的,当然得有自己的名字。”

    有了!

    孙老三:“叫爱国牌!”

    沈夏想到若干年后,电视里大播爱国牌吹风机……

    这。

    还是换个名字吧。

    “光明牌?”沈夏提议。

    “不好听。”孙老三否决。

    沈夏想到海市的万里牌吹风机,脑子不怎么的就想到了:“春风牌?”春风万里。

    “行!”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春风寓意好啊,孙老三决定就叫这个了。

    那得设计一个字体。

    或者说,图案。

    有了,沈夏想到了一个人,乔月!

    她画画贼好,到时候弄个有辨识度的商标。

    咚咚咚。

    外头传来了敲门声。

    沈夏一愣,“哪位?”

    “梁松。”

    沈夏赶紧去开门,只见梁松站在外头,手里端着一个盘子,里头放了四块红枣糕,上面还冒着热气,看着像是刚出锅的。

    这一走近,香味扑鼻。

    “哪来的?”沈夏可不信这是梁松做的,梁松一看就不像是会做饭的人。

    “我妈做的。”梁松递过去,“尝尝?”

    沈夏拿起一个咬了一口,真是又软又甜,香极了。

    她接过盘子,“你等会,我马上就把盘子还给你。”

    梁松,“不急。”

    他跟在后面走进了院子,目光又落到了孙老三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