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露 - 言情小说 - 重生,我在八十年代投机倒把在线阅读 - 第229章 西南地区

第229章 西南地区

    一顿饭吃的虽然有些拘谨,但总体来说,江家人对陆思远还是很满意的。

    准确的说,虽然没有正式拜见,但对于陆思远他们都是见过的。

    两人处了两年,也差不多了。

    人走了以后,姜京兰进了江小溪的房间,问道:“小溪啊,你看你俩都处了两年了,也都见了家长,思远有没有说啥时候结婚啊?”

    江小溪听到结婚一愣,说道:“妈妈,我才二十一岁,还是个孩子呢,结啥婚啊?”

    姜京兰皱着眉头说道:“哎呀,你都老大不小了,咋不能结婚啊?不会是思远要结婚,你拒绝人家了吧?”

    她越想越觉得可能,这就是她小闺女能干出来的事,着急的问道:“是不是啊?你这个孩子,怎么回事?”

    江小溪看她叽闹了,赶紧说道:“没有,没有啦,我们都没打算这么早结婚。”

    一听这话,姜京兰又不乐意了,眉头皱的更深了,说道:“咋回事?这个陆思远不会浓眉大眼的还不想好事吧?不会光处对象不想结婚吧?你是还不太着急,但他比你大好几岁呢,他还能不着急?他爸妈不着急抱孙子?”

    江小溪实在受不了了,说道:“妈妈,你这都想到哪去了啊。陆思远也不大好吗?你可别再说了,这让你说的,结婚就得马上要孩子,这也太烦了。”

    姜京兰啧了一声说道:“要孩子你烦啥啊,早点生对你身体好知道不?而且爸妈现在身体都好,你生了以后你婆婆要是不行,就我们帮你看着,不用你操心,你想做啥生意就去做好了。”

    江小溪翻了个白眼说道:“拉倒吧,就算有你们也没听说有孩子能离开妈妈的。妈妈,你可就别着急了,你闺女心里有数!”

    姜京兰看劝不动,气的打了她两下:“你有个P数!”

    说完就气哄哄地走了。

    江小溪无奈地耸耸肩膀,自己才二十一岁,还不到大学毕业的年纪呢,着啥急结婚呢?

    陆思远来D市待了两天,初七就回到京城去上班了。

    江小溪则在家里待到了正月十五,过完元宵节才去机械厂和皮鞋厂看了看。

    机械厂年前已经准备好材料了,年后已经开工生产了,江小溪看了看进度,不错,等到三个月后就能生产出一条生产线了,时间很完美。

    而皮鞋厂这边过年都没有休息,还有一大半的工人来厂子加班。

    当然,江小溪也没有亏待加班的工人,跟后世一样,初一到初三自愿加班就三倍工资。

    重金之下自然有人愿意加班,并且十分快乐。

    现在皮鞋厂已经成为本地的明星企业,连国营厂都比不了,工资实在太高了。

    效益好的国营厂工人虽然轻松,但是满打满算也就不到二百块钱的工资,但皮鞋厂不一样,江小溪实行的多劳多得,工人加油干,一个月除了基本工资,再加上发的奖金,能到手五六百,是其他国营厂的两三倍!

    没有人能跟钱不过不去不是,所以现在D市最好的厂子除了造船厂之外,就是皮鞋厂了。

    现在说是皮鞋厂的工人,找对象都好找了。

    本来还说好好的国营厂变成民企,虽然工人还是国企职工,但要是厂子真的折腾黄了,再调就没有好职位了,都惶惶不安。

    但现在看来,留在这里太正确不过了!

    因为沃克鞋业的代工要的急,所以现在大部分生产线都是给那边加工的。

    谁都没有料到E国市场销量那么大,严凯成过年根本就没回国,而是留在E国盯着市场。

    现在沃克和严凯成的关系非常好,两人合作简直如虎添翼一般。

    沃克鞋业和皮鞋厂的合作也越来越深入,百分之八十的产品现在都拿到华夏来加工了。

    就算没有国内市场,紧靠着E国市场,皮鞋厂就不用愁了。

    看着发展的都不错,江小溪放下心来。

    现在已经三月份了,她要回京城了,基金会那边已经建成八所希望小学,她也该去验收检查一下了。

    本来姜京兰还不舍得,但是一听江小溪是去西南验收希望小学的,就不再说什么了,只是嘱咐她注意安全。

    当她和邢军一行人踏上西南的C省W县的土地的时候,她的心沉重起来。

    这里还是县城,情况已经十分不好了,更难想象偏远的山村里面是个什么情况。

    这对于在D市长大的她冲击非常大。

    前世四十岁前,她根本没有出过D市,两千年之后华夏飞速发展,基建狂魔的称号不是白得的,等她有时间和能力出去的时候,华夏大部分地区已经发展起来了。

    所以贫困、艰难这都是只存在于脑海中的刻板词汇,江小溪根本想象不到九十年代的西南贫困地区是个什么模样。

    现在亲眼看到,让江小溪太震撼了。

    她仿佛时光倒流的洪流中,如果不是墙上的标语,鲜艳的红旗,那就如同旧华夏一般的困苦。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整个镇子就没见过这种豪华的小轿车,一路开到县政府,周围围满了看热闹的人,小孩子跟在汽车身后跑着,高高扬起的尘土淹没了他们黑黑的小脸。

    随行的毕晨飞拿起摄像机记录下这一切。

    毕晨飞是江小溪花费重金挖来的宣传部人员,他之前是在省电视台做编导,不仅能够导演,还可以拍摄、剪辑,属于个全能人才,要不是管和璧的人脉,光有钱可是请不来的。

    这次来到西南,江小溪就带着毕晨飞的团队,打算拍摄纪录一下。

    虽然现在江小溪还不想出名,但是以后说不定出个纪录片,就算是不能发行,留给自己和基金会也很好。

    毕晨飞对于江小溪的感觉很复杂,虽然他跳槽到江小溪的公司,也看到了皮鞋厂的发展,但他总觉江小溪这个人很虚浮。

    她很少出现,却在每个人的口中都是决策者。

    这次他愿意来,也只是想近距离观察一下这个能力与年纪不相符的姑娘。

    虽然他知道是来验收希望小学的,但这里的情况也是让他惊讶,因为他和江小溪一样,从小长在城市里,根本不了解真正的贫困是什么。么白的重生,我在八十年代投机倒把